2010年霞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 2011-10-11 16:17来源 : 湛江市霞山区统计局
2010年霞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霞山区统计局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中心,继续巩固应对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制定实施“东提西拓”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区经济加快发展、重新迈进快车道,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亿元,增长2.9%,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118.39亿元,增长24%,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7.3%;第三产业增加值110.76亿元,增长9%,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2.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0.8%,第二产业比重为51.3%,第三产业比重为4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0434元,增长13.5%。
全年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9%,医疗保健上涨4.3%,居住价格上涨6.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4.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2%。
年未全区从业人员141839人,比上年增长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103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708人,转移就业1266人。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491万元,增长31.4%;其中税收收入32028万元,增长43.2%。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03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9683万元,增长3.8%;牧业产值9038万元,增长3%;渔业产值9922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60万元,增长2.3%。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11亩,增加247亩;糖蔗种植面积1730亩,增加20亩;花生种植面积2394亩,减少29亩;蔬菜种植面积16790亩,增加10亩;水果种植面积165亩,与上年持平。
粮食总产量8773吨,与上年持平;糖蔗产量6920吨,增产1.7 %;花生产量343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20790吨,增产1 %;水果产量494吨,增产1.1 %。
肉类总产量4007吨,增长0.1 %。其中猪肉产量2469吨,减少1.3 %;禽肉产量1437吨,增长2.3 %。
水产品总产量 13480吨,增长5%。其中,海水产品11192吨,增长5.3 %;淡水产品2288吨,增长4.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8%;集体企业下降31.9%,股份制企业增长2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0.5%;私营企业增长41.7%。轻工业增长18.5%,重工业增长31.8%。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73.4亿元,增长51.8%;其中出口交货值35.4亿元,增长39.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7.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7.5%。六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38.4%,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39.5%。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3.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9个,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利税总额3.99亿元,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4.61亿元,增长13.3%;农村投资3.4亿元,增长67.3%。分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7.31亿元,减少50.5%,其中工业投资6.71亿元,减少54.8 %;第三产业投资50.7亿元,增长43.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8.5%。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14.79亿元,增长41.5 %;办公楼投资 0.87亿元,减少3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52亿元,增长13%;其他投资11.23亿元,增长 182.8%。
五、交通运输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年铁路运输总周转量6681万吨公里,增长8.6%;公路运输总周转量83440万吨公里,增长10.5%,水路运输总周转量12391万吨公里,增长20%,管道运输总周转量895万吨公里,增长5.3%。邮政业务量增长12%,航空周转量与上年持平。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41.28亿元,增长21.6%;餐饮收入额19.63亿元,增长14.7%。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6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若从行业分组看,批发业销售总额228.96亿元,增长18.5%,零售业销售总额137.49亿元,增长25.7%。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3%,粮油类增长26.9%,日用品类增长24.5%,通讯器材类增长16.4%,化妆品类增长40.2%,中西药品类增长22.6 %,家具类增长1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5%,肉禽蛋类下降23%,服装类下降10.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6.7%,金银珠宝类下降5.9%。
七、对外经济贸易
年末全区外贸进出口企业达63家,年进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5家。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1.59亿美元,增长14.6%,进口0.92亿美元,增长45.9%,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顺差0.6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87万美元。
全年新批利用外资企业(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810万美元,增长15.4%。
八、科技、教育
年未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8家,工程研究开发中心1个。
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4间,职业中学4间,小学38间,幼儿园48间;普通中学招生1.72万人,在校学生4.8万人;职业中学招生0.19万人,在校学生0.51万人;小学招生0.73万人,在校学生4.97万人;幼儿园招收幼儿0.39万人,在园幼儿1.1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初中、高中毛入学率均为100%。全区年末共有专任教师5237人,其中普通中学2163人,职业中学226人,小学2137人,幼儿教师711人。
九、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36个,全年艺术表演累计300场次。
全区卫生机构275个,其中医院8间,妇幼保健院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门诊部(所)134个,其他卫生医疗机构120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26人,其中医生125人,护士196人,医疗床位461张。
霞山区体育健儿在参加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共获3枚金牌,参加2010年省级各类体育比赛获得1枚金牌、1枚铜牌,参加市级各类比赛获金牌30枚、银牌21枚、铜牌18枚,全年为省级体育运动团体输送运动员21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6.3万人,常住人口38.2万人。
据抽样调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7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 %。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5元,名义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7 %。
年末全区参加养老保险10.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27人;参加医疗保险11.23万人,增加5867人;参加失业保险 6.65万人,增加1786人;参加工伤保险6.27万人,增加3691人;参加生育保险6.4万人,增加748人。全年实收社会保险基金5.97亿元,增长10%。全年发放养老保险金5.64亿元,增长18%;发放失业保险金439万元,减少29.2%;发放工伤保险金284万元,增长26.2%。
政府财政全年共计投入社会保障与就业资金9697万元,增长1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农业数据中远洋捕捞已经划归东海、开发区统计,公报中已剔除该部分数据;
3、教育、卫生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其中教育包含市二中及民办学校数据,卫生机构包括乡村、社区卫生站等;
4、所有数据为至3月止初步统计数,而且大部分为在地统计数,凡与稍后编印《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部分有出入的,应以年鉴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