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 2011-10-13 09:00来源 : 区安委办
霞山区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11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全省、全市地方党政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霞山”这一核心,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意见》为中心任务和工作准则,全面推行党政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减少职业危害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手段,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三项行动”,推进“三项建设”,努力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十二五”时期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意见》的精神,使全区党政领导干部明确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扎扎实实做好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各地、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进一步理清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制定地方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办法。
四是建立健全对各街道和区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事故问责机制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不合格或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不及时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及救援不力,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扩大或社会影响较坏的党政领导干部,依照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二、全面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精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指导。督促企业全面深入贯彻落实《通知》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要求,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
二是大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企业普遍开展以“企业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实行分类分级达标管理。
三是进一步把好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行政审批关。严格执行《广东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负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的职能部门要重点把好申报单位申报材料初审关;对已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跟踪督查,发现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许可证。
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推动街道全面设置承担安全监管工作的事业站所,进一步完善委托街道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委托村(居)委员会进行协管等形式,在村(居)建立安全生产协管制度,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我区这项工作要达到50%以上。同时突出抓好职业健康监管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提升职业健康监管水平。
二是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推动设立并逐年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检查督查、执法装备、技术改造、应急救援以及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三是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执法联合行动机制。认真研究解决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四是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明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职责,抓紧配齐配足人员;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加快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推进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规范和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监控,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四、突出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一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打非”专项行动成果。以确保建党90周年安全、稳定为中心,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严格执法联合行动工作机制,紧紧盯住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领域和环节,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惩处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领域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的规定,集中解决好一批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突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继续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尤其要认真整顿交通运输企业,健全和落实运输安全责任制,同时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力度,深化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创建、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整治等活动。着力强化客运、货运等营运车辆和小车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道路运输专用车辆,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等八类车辆全部安装行车记录仪并监控、监管到位。认真解决乡村道路安全监管出现的新问题,力争大幅减少事故总量。
三是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抓好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的安全专项整治。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做好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和查隐患、反“三违”活动。进一步合理规划烟花爆竹销售点的设置。
四是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加强各级安监与卫生、社保、工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切实履行调整后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做好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管、职业健康监护监管、职业健康安全许可、职业健康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危害治理。
五是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等其它事故多发环节的安全监管。针对存在的隐患和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建筑施工、铁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船舶、农业机械、冶金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以及工业煤气使用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治理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违章现象,严防违章开挖、野蛮施工等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工程招投标、转包、分包等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认真治理重大项目建设与运行中的违规违章现象。
六是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要采取约谈、通报和召开现场会等,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要依法加大对发生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并予以公布。对发生死亡事故并负有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并执行“终身禁入”有关规定。
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组织制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抓紧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争取尽快送审发布实施。指导全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工作,统筹规划好安全生产“六大体系”、“六个能力”建设,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二是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安全风险抵押金、责任保险等制度,积极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制度。
三是认真落实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在充分发挥各级安委办协调作用的同时,落实好国务院《通知》明确的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和“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制机制。
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一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对全区各街道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干部、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和执法人员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同时强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二是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以及“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安全文化教育基地等创建工作。扶持发展安全文化产业,繁荣安全文化市场。
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安监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开展“安全发展立新功,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活动;要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进一步加强安监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重点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湛江”这个核心,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求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严格要求,细致到位,在政行风建设中为基层做出榜样。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向社会展示安全监管队伍的高尚形象。关心爱护安全监管干部,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更好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注:有关专用词解释
专项整治“四个一体”: 推动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生态保护的一体化。
矿山安全避难“六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安全生产“六大体系”建设: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
安全生产“六大能力”建设: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
道路交通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
道路交通“三加强”: 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