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友谊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 2024-12-02 11:47来源 : 友谊街道办事处
2024年,我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法治湛江建设的具体举措,坚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街道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法治轨道。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
(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法治湛江建设具体举措与干部意识形态学习紧密结合,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网络学习平台、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筑牢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增强党员干部普法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今年以来友谊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学习2次、领导干部学法培训会议8次。
(二)推动全员普法学法,建强法治政府建设队伍。坚持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领导干部集体学习制度,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学习、参加学法考试等形式,每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线学法考试。2024年,干部网上学法考试参考率100%、通过率100%、优秀率100%,2024年我街道持有国家执法证人员31人。
二、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
(一)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及时制订法治工作计划,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法治湛江建设的具体举措,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同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今年以来,我街道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4场次、法治建设重大事项专题研究工作会议1次、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课题研究座谈会1次。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并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充分发挥好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深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坚持依法行政创造新成绩
(一)提升执法效能,打好行政执法“组合拳”。
1.强化队伍建设。我街道坚持以法治化建设为目标,以促进执法人员执法规范化为抓手开展各项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日常执法检查、重点执法检查、双随机执法检查,强化现场执法能力。目前,友谊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设队长1名,副队长2名;核定编制为23名,实际在岗在编人数为10人。
2.推动执法过程规范化。始终坚持有效制约权力、完善运行流程、防控廉政风险等要求,严格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透明度,做到执法有痕,责任到人,增强基层执法公信力。今年以来,我街道承接区城综局、区自然资源局和区教育局等职能部门下放的共计600项执法事项,行政处罚总数为69宗,累计罚没金额806923.78元。
3.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我街道以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应用“粤执法”湛江办案平台为切入口,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和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2024年,友谊街道共办理69宗行政处罚案件,其中有56宗均通过“粤执法”湛江办案平台办理,其余13宗未通过该平台办理,涉及矿产资源、施工噪音和建筑垃圾,原因是平台上没有录入符合条件的法律法规,导致街道无法使用。
(二)严格规范程序,拧紧重大决策“安全阀”。
1.切实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清理和发布工作,及时解决规范性文件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
2.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主动将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办理事项及流程进行公开,全力推进公共财政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社会公共事业领域、重大建设项目领域等方面的信息公开。确保及时发布涉及征地、拆迁、教育、卫生、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准确权威的政务信息,营造良好的政府与社会公众关系。今年以来,我街道政务公开累计公开各类内容40余次。
(三)加强社会矛盾防范化解,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1.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街道聘请了2名法律顾问,各村居按要求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均配备了法律顾问,今年以来街道法律顾问为街道法律事务办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4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充分发挥了政府法律顾问作用。
2.强化基层政法部门作战能力。我街道全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强化硬件建设、整合资源力量、完善工作机制等方式,充分发挥基层政法部门职能作用,促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我街道建立街道级调解委员会1个,村级调解委员会9个,人民调解员合计37人、培养“法律明白人”36人、网格员34人。全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4件,已办结144件,签订调解协议书8宗,网格员录入网格事件1539宗,已办结1539宗,办结率100%。
3.探索推进信访法治化。我街道扎实开展源头治理、持续规范基础业务,一体推进矛盾纠纷“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做到信访工作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信访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以来,我街道受理办理信访案件15宗,已办结11宗,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四)加快职能转变,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水”。
1.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数字化按照“最多跑一次”优化办理流程,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下“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集成服务”。推动教育、社保、医保、户籍管理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拓展“跨域通办”范围,实现不少于3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2.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优化街道营商环境工作队伍配置,深入落实“领导分包促动、工作专班推动、服务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建立了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名单,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帮助企业打主意、想办法,营造“亲商、安商、稳商和留商”氛围,让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政府的政策、资金。二是为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出动120车次,358人次,结合街道执法3队巡查、值守的方式开展对辖区市场周边的乱象进行整治,共处理乱摆乱卖车辆乱停放等178次,整治门前整治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搭32处,督促餐饮商户治理生活污水和油污排放6户。
(五)深入宣传教育,吹响法治宣传“冲锋号”。
一是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让普法宣传更具深度、精度、广度。街道相关部门根据部门职能、分管领域和宣传工作需要,在各重要时间节点,“3.8”“3.15”“4.15”和宪法普法周、安全生产月、“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对不同人群对象开展针对性普法,积极开展以平安建设、反邪教、反有组织犯罪法、禁毒、消费者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维度,高精度法治宣传,为辖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街道积极主动邀请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各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5场,接待群众咨询286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9000多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营造了法治宣传氛围,有力地推进法治宣传的深入开展。二是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公示宣传栏、小区电子屏、宣传横幅等线下宣传方式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对于法治建设工作的关注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普法教育工作覆盖面不够广,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普法宣传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方式,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人群使用相同的宣传内容,群众领会能力低,法治观念淡薄,真正知法、用法的群众不多。而且传统的普法宣传渠道主要是发放宣传手册、举办讲座和张贴海报等,这些方式在覆盖范围和传播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学习针对性还不够强。在开展领导干部宪法法律法规等学法活动方面,虽然已督促开展宪法学习会、民法典学习会等学习培训,但对学法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未进行深入评估,学法活动的学习机制还不够完善,有时会忽略党员干部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三)不同的普法宣传渠道之间缺乏有效地整合。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没有形成协同效应,不同部门之间的宣传渠道也没有很好地整合,如司法部门、社区、学校等相关部门各自开展普法宣传,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局面。
(四)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和执法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街道执法人员大多为非政法专业,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欠缺,虽然区各职能部门组织过短期的业务培训,但依然存在执法程序不规范、对法律条文的适用和理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等问题。
五、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全面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持续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进单位、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让法律知识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群众学法守法意识,使其成为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基础,营造全街道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夯实法治理论基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活动学习机制,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普法讲座等方式,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对法治理论学习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学习,始终保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常态化,引领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升法治思维与专业化水平,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三)加大法治队伍建设力度,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搭建多领域、多层次交流锻炼平台,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规范执行政法行为,明确执法的权力和责任,切实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法律素养,确保程序公正、实体准确。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到执法工作比较成熟的县区或者部门进行观摩、交流,促使基层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四)强化依法行政决策,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贯穿于行政决策全过程,形成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事中严格依法办事、事后落实法律责任的政府法律事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对重大工程、重大经济项目、重大投资等开展法律风险评估与合法性、可行性论证,防止和减少政府在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中的决策风险。
霞山区友谊街道办事处
202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