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霞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 2021-12-06 14:54来源 : 湛江市霞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着力强改革优环境、强监管保安全、强质量助发展、强执法促公平,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现将我局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一)推动学习宣传情况

   一是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及其精神,牢固树立市场监管人法治思维。坚持党对市场监管工作和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

   二是我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由党组理论中心组带头学、专题学,党员干部集中学,借助“学习强国”APP强化自学等方式,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是我局积极开展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使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专题学习7次,专题培训5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8次,组织观看红色电影12次,歌唱红歌13次,组织党员参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12次,邀请专家宣讲2次,举办“知党史 颂党恩”知识竞赛和“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各1次。

   (二)推动贯彻落实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定期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根据《霞山区2021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要求,紧紧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分工落实,跟踪督导,不断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我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霞山区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履行好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同时把注重加强党组中心组法治理论学习,坚持带领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市场监管人法治思维,深刻领会依法治国工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三、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

   (一)依法履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职能,营造宽松准入环境。

   今年以来,我局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了企业关注的“痛点”,打通了办事流程“堵点”,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持续增长,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1、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是线下设置“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专窗,设置的专窗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刻章申请、发票和税控设备申领、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企业开办事项,实现在同一办事窗口办理及发放办理结果。为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2枚公章服务,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今年以来,全区已有931户企业受惠,为企业节约成本约37万元。率先实现将企业开办时间全链条由2.5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其中企业设立登记只需要1.5小时。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新办企业申请人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后,一次录入申办信息,同步完成申办。目前我区新开办企业实现99%以上全流程网上申办。三是将个体工商户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权下放至各监管所,落实个体户食品经营许可“就近办”,进一步提高了食品经营许可的审批效率。四是试行“证照联办”,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50平方米以下小餐饮备案试行与营业执照“一次办,同步领取”;五是率先实现“银证通”一体机项目在我区落地,群众可在中国银行各网点通过“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申请企业开办业务,打通了继实体窗口、网上大厅以外的第三方服务网点。此外,通过“粤商通”APP实现企业开办“指尖办”,全程不超过1小时,推进审批服务“自助办”;六是深化“省内通办”改革,实现广东省范围内市场主体迁移通办,市场主体可直接向拟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迁移登记,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办结”。

   2、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和优化提升。一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许可由审批改为备案;二是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食品经营许可、药品零售经营许可等项目实现减材料、优流程;三是持续推进统一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将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成本。

   3、推行“住所申报+负面清单”登记管理模式,落实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落实“住所申报+负面清单”改革措施,引入“信任在先”原则,除负面清单外,申请人不需要再提供房产的权属证明复印件、居委会(村)证明等住所证明材料,允许市场主体自主申报住所信息。每年近60%以上市场主体可通过住所申报办理商事登记。此外,我局大力推进“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住所实行“一址多照”。

   截至11月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2540户,比去年同期增长8.70%,其中,实有各类企业9746户,个体工商户3276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1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76%、6.75%、14.81%。

   (二)依法履行监管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1.靶向施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开展酒类食品安全、散装食用油、湿米粉、生猪及其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冷链及冷藏冷冻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及时防范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二是大力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及第三方平台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保证提供的餐食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三是强化食用农产品风险防控。在东堤水产品批发市场、时代综合市场两个快检中心实现20个重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全覆盖。今年以来,共检测食用农产品78797批次(其中蔬菜类64555批次,水产品类11319批次,畜禽蛋类2923批次),不合格789批次,合格率为99%。四是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687批次,其中:合格 1635批次,合格率为96.92%;不合格产品52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3.08%。  

   2.持续加强药械化监管工作。加大对药械化重点领域监管力度,今年以来共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64家,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31家,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企业253家,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回访跟踪相关单位。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切实开展药械化监督抽检工作。

   3.盯紧盯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强化特种设备风险防控,突出监管重点,积极开展对起重机械、叉车、电梯等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将风险隐患杜绝在萌芽中。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01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76家次,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11份,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90处,立案4宗,罚没入库10.2万元。

   4.做实做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跟踪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积极开展建筑用钢筋专项清查、电动车集中整治、烟花爆竹经营旺季“打非”联合执法工作、促进口罩质量提升等重点专项工作。

   5、防疫情坚守市场监管阵地。严格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运用“冷库通”强化监管,提升追踪溯源能力,切实落实进口冷冻食品集中消毒工作责任;持续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完成接触进口冷库人员疫苗接种率100%;发挥药店“哨点”作用,落实“早发现”要求。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涉阳事件,至今没有出现因进口冷链食品造成的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

   (三)依法履行执法职能,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1、整治稽查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涉企收费,电力、供水、供气领域、防疫用品价格监管,“平安创建”集中打击清源百日行动,开展打击整治“水客”走私、“扫黄打非”、“散乱污”企业治理等重点工作。截至11月底,共办结案件415宗,罚没入库210万元。

   2.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投诉举报2425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7.11万元。开展“守护安全,畅通消费”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18家。对第一批256户通过申请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进行公示,增强市民消费信心。

   四、积极开展对外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局全方位开展了多项形式丰富、效果鲜明的法治宣传教育。1、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 5.25”爱肤日等重大时间节点,通过户外大型电子屏播放、公益宣传视频、粘贴宣传海报、派发宣传小册子、赠送法制读本等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并结合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普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2、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强化知识产权宣传。3、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测量守护健康”为主题的公益宣传等宣传动员工作。4开展以主题为“安全用妆,美丽有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及“安全用械 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手册900余份、海报1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与此同时,我局还举办了2021《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宣贯暨儿童化妆品经营管理规范培训会化妆品安全监管知识培训。

   五、存在问题

   (一)经济新业态给传统监管方式带来新挑战。面对以“互联网+”特征的网络购物、微商、电商、共享经济、外卖等新兴业态,传统的监管方式与服务手段跟不上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样化要求,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监管新机制对部门之间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准入放宽后,事中事后监管对部门间信息互通、执法机关间联动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整合部门监管执法资源,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严管机制,成为我们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与堵点。

   (三)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员梯次不合理、专业人才欠缺,市场监管职责广、摊子大、任务重,其中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等多项职能均要求干部职工拥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极强的综合素质,而当前专业领域专业人才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大市场、大监管的监管要求。

   六、下一年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严格规范组织生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整治优化提升,优化便捷高效市场准入环境,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效能,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坚守市场安全底线,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成1687批次食品抽检任务,加大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力度。二是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对药品及医疗器械这类风险程度较高的经营使用单位争取做到全面覆盖。三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做好区内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溯源信息系统建设、电梯专项整治等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四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加强电动自行车经营企业、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持证企业、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方面的监管工作。五是加大消费维权力度。七是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八是继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四)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筑牢筑实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和方式方法,抓紧抓实抓细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精准落实到市场监管各方面。

  湛江市霞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2月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