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 2011-09-23 09:48来源 : 霞山政府办
霞山区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好各项年度重点工作和任务,经济回升向好范围不断扩大,势头更加巩固,效益进一步好转,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全区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0.15亿元,同比增长17.3%,高于全市增幅4.7个百分点,增幅居各县(市、区)首位,高于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4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减少2.4%;第二产业增加值55.79亿元,增长28.4%(工业增长30.2%);第三产业增加值42.08亿元,增长8.0%。
总体看来,上半年,我区经济形势好于预期,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八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评分在全市各县(市、区)排位第三,具体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区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大力挖掘企业潜能,从而实现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6.99亿元,增长36.5%,完成增加值51.76亿元,增长30.6%,分别完成年计划53.6%和60.9%。重点骨干企业增势较好,中纺粮油(湛江)有限公司增长8倍多,中纤板公司、广东冠豪公司、湛化公司、东兴石化等工业企业增速均在40.0%以上。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1.6%,拉动GDP增长12.4个百分点。
(二)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受鼓励消费刺激政策效应及节日休闲消费火热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91亿元,增长17.0%,完成年计划44.0%。旅游持续升温,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21万人次,增长15.0%;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增长1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温和上涨,同比上升2.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9%,居住类价格上涨8.9%。
(三)投资需求平稳增长。上半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8亿元,增长2.95%;完成年计划40.4%。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额9.23亿元,增长147.4%;城镇建设投资11.28亿元,减少36.3%;农村农户投资1.77亿元,增长796.3%。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纺粮油(湛江)工业有限公司(原富虹)投产;新时代购物广场建成试业;金辉煌永利酒店竣工;江霞广场正进行招商,计划国庆节开业;两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农海产品中心)已完成交易区建设;民大国际商贸大厦、广州湾时代广场、泰汇广场、万豪国际等楼盘正抓紧建设;宝满保税物流中心、新奥燃气储备站、渔人码头、渤海菜籽油、特呈岛光伏示范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中;“三旧改造”有序进行中。
(四)出口需求有所回升。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0238万美元,下降4.2%,完成年计划26.9%,其中,出口总额达7087万美元,增长12.2%,今年首次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完成年计划47.2%,进口总额3135万美元,下降27.9%。实际利用外资229万美元,减少56.3%,完成年计划的28.3%。
(五)财政收入增势较好。上半年,来源霞山的财政收入实现22.85亿元,增长6.7%,完成年计划5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4亿元,增长28.1%,完成年计划64.0%,超额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3亿元,增长36.6%。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76元,增长10.7%,完成年计划52.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80元,增长8%,完成年计划62.7%。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较高增幅,但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困难: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和项目建设,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小,同时,现行扩大内需政策效应有所减弱,使消费需求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
(二) 外经贸形势存在不确定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际竞争和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区外贸进出口情况不稳定, 3、4月出口额连续两月下降,进口额却在5、6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实际利用外资亦没有摆脱困境。
(三)农产品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减少,和生猪养殖效益下降,导致农业增加值同比略有下降。
三、下半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趋势来看,我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下半年影响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对此需保持清醒的认识。
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预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蔓延又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明显增多,为外需扩大带来不小影响;从全国看,国家为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下半年可能还会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这对我区经济发展产生不确定的影响。
展望下半年,从投资方面来看,随着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农海产品中心)、宝满保税物流中心、新奥燃气储备站、渔人码头、渤海菜籽油等一批在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的深入推进,投资将加快增长预计全年增长10%以上。从消费结构升级方面看,在住房、汽车、旅游等需求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将继续延续上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预计增长18%左右。综上所述,内需的较快增长是可以持续的。随着扩大内需效应的显现,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工业生产随着东兴石化、中纺粮油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综合各方面因素,在工业生产和内需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将增长15%以上,完成预期目标。
四、下半年工作建议
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回升向好向全面恢复正常运行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落实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围绕“东提西拓”的战略,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继续巩固、扩大和保持住经济回暖成果,确保下半年全区经济发展继续快速增长。
(一)毫不动摇地加大投资力度。在当前形势下,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是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抓好重点项目的策划和推进,在建项目抓进度,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农海产品中心、临港工业园首期基础设施、华港小区二期基础设施和中星石化等在建项目如期竣工;签约项目抓开工,协助企业办理注册、报批等各种前期手续,促使宝满保税物流中心、新奥燃气储备站、渤海菜籽油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帮助开展东兴炼油厂第三期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信威工艺品厂的整体搬迁改造、龙威水产二期的扩建和新同德药业省级研发中心的建设;在谈项目抓签约,与项目方保持密切联系,为其提供优惠条件,促使南国药业、中航油原油仓储等项目尽快签约。同时,要全力推进我区的“三旧改造”,并以此为路径和载体全面提升霞山东部城区的城市建设水平,努力推动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坚持不懈地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研究制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建立起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消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一是增加居民收入,重点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倾向。二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休闲和服务型消费,策划更多旅游节庆和借助体育赛事活动,着力促进旅游消费。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加大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继续突出工业发展,保持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强化工业对经济的带动。继续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力促提速提效;关注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确保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力;监督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成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千方百计突破外经贸困境。下半年,随着企业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都将影响外贸出口和吸收外资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确保我区外经贸持续稳定发展,千方百计走出外经贸困境,外经贸企业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高度关注国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动态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从生产源头狠抓产品质量安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实施“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克服传统市场需求减弱对外贸增长的影响。
(五)扎扎实实改善民生状况。一是完善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政策,进一步夯实农村劳动力培训基础,构建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加快研究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三是继续加强基层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五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利益表达与沟通的社会管理新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