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霞山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 2018-01-26 17:43来源 : 本站

                                                                                  霞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骆小英

2018年1月11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届 历 届 全 会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霞山区突出港产城联动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港城风格的中心城区”的定位,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

预计,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45.5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6.6亿元,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6.8亿元,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额27亿元,其中出口14亿元,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来源于霞山财政总收入131.44亿元,增长2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亿元,增长10%。

(二)产业结构优化稳步升级

深入实施“三大抓手”实施方案“五大产业发展计划”,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49:46.06:53.45,三产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业平稳发展。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项目1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36.6亿元,增长3%,完成增加值169.1亿元,增长2%。新增4家规上企业。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设计方案;组织实施石头片区水、电、通讯共用管廊工程,解决中冠石化、鸿达石化等项目建设的供水、供电和通讯问题;加快清理整合工业园区闲置用地和停产、半停产企业所占土地,启动回收信威家居和东胜矿业地块;临港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产业转移园起步园区考核中名列前茅。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38.1亿元增长10.5 %。新宇大厦建成营业,鼎盛广场等商贸综合体人气畅旺,水产品、果蔬、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交易活跃。滨海旅游业取得新突破。特呈全域旅游岛开发建设步伐加快,10公里环岛绿道已全线贯通,配套建成旅游驿站、观光亭等服务设施,渡船码头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已建成;渔人码头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和部分装饰工程“湛江新八景”中的“红岛特呈、法国遗风、三岭叠翠”备受群众青睐,一年来,接待国内外游客约598.2万人次,增长13.1%,旅游总收入约55.8亿元,增长26.4%。

(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017年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4项,全年完成投资55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10%。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移动(广东湛江)数据中心(一期)、鸿达高级润滑油调和等7个项目完成建设;志信燃控科技、恒兴东新花苑等5个项目如期动工;中冠异辛烷、粮食中心库等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万众热电联产燃气电厂及配套天然气管道等前期预备项目进展顺利。普奥思、志信燃控科技等项目被列为湛江市企业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改革试点项目,有力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快投产。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在深圳宝安区成功举办招商推介会,宝安区组团回访互动;主动对接招商蛇口等公司洽谈合作开发智慧城建设项目。

(四)城乡发展统筹协调推进

三旧改造步伐加快海天一色项目竣工,财富广场13个项目相继开售,万年红雅居等5个项目动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绿民路建成通车,盛邦路、文登路等道路有序推进,实施19条小街小巷改造。环境治理举措有力。全面实施河长制监管机制,建成33个农村水质净化站,菉塘河生态廊道整治工程、南柳河一二号渠截污工程、宝满调罗片区排涝排污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启动南柳河大闸重建工作。17家企业完成燃煤锅炉改造。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新创建4条生态文明村,建成屋山、调罗村生态墓园,完成西厅内、调丰等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一村一点”。 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工作。深入推进创模工作,10所中小学校、5所幼儿园、2个小区分别被评为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绿色小区。市容整治力度加大,深入开展“两违”整治,拆除违建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违建下降90%,稳妥推进违法存量分类处理。土地管理力度加强,制止涉嫌违法违规用地面积116.1亩。城市管理效能逐步加强,数字城管中心有效运作。

(五)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设立区委巡察工作机构,增设区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在全区各街道设立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印发“三去一降一补”行动计划,基本完成4家“僵尸企业”清退;全区降低企业综合成本2.8亿元;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编制完成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6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项目和收费;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完成全区194项标准化数据录入工作,网上办事大厅全流程办理率99.2%,办结率99.4%。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行“五证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新增市场主体5186户。深入实施“营改增”,开设全市首个电子税务局体验区。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完成,行政成本有效降低,改革总体平均节支率为6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新增5家企业通过高企认定,同德药业、华铭光电等3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专利申请量预计突破2000件,排名全市第一。

(六)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年民生事业投入12.1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6%。社会保险体系日益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两保”提标和补差均为全市最高水平,发放医疗救助、优抚对象抚恤金等1308.7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600万元。就业成效显著。新增就业7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587个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89%。教育事业成果显著,率先在粤西地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市十二小原点分校、市二十二中、市二十四中、市三十四小等新建扩建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学位2800个。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免费向群众开放公共文化场所,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省级图书馆1个、省三级文化站10个,完成区文化馆、档案馆搬迁,在全市率先完成国家规范化综合档案馆建设,《霞山年鉴》获第四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提名奖,《木屐歌》等作品荣获省、市级文艺比赛金奖。医疗卫生有新进展。稳妥推进创建卫生强区工作,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进展顺利,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11条和市级卫生村54条,建成第二批5间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加快港区人民医院转制重组步伐。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参加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勇夺金牌63枚,总分名列全市第一,成功举办首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圆满完成首届北部湾城市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承办任务,区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3-2016年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纵深打击犯罪,“平川17”专项行动成效排名全市第一,安保维稳成效排名全市第二,“两抢”零警情天数293天,提升75天,建立无传销社区74个,覆盖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打造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入推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完成“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成功创建4个市级民主法治街道、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3个国家级、2个省级“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 积极做好信访工作,畅通信访调处渠道,信访总量明显下降,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57宗,成功率达99.1%。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开展34项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期食品安全“零事故”,成功创建观海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省级示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推进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封闭式管理,连续13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武装、法制、审计、统计、双拥、殡改、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打私、打假、妇女、儿童、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回顾一年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支撑力不够强,拉动经济增长的好项目和骨干财源项目不多;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规模尚未形成;三是地方财政相对困难,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加大力度。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201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 十 二 届 二 次 全 会 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工作部署,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扎实推进“三大抓手”实施方案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聚力打造港产城联动的现代滨海魅力城区。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区发展条件,建议2018年我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吸收外资500万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2 ‰以内。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抓产业、调结构,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施重大产业项目达产增效计划,加快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继续做优精细化工产业,支持东兴石化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国五产品升级和增加一系列汽油产品,完成120万吨/年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项目建设,确保中冠工业异辛烷项目投产,支持鸿达高级润滑油项目达产;继续壮大资源深加工产业,依托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继续引进大宗货物加工项目,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大宗货物加工产业集群,支持渤海农业做强,启动金港精糖加工项目。依托同德药业、南国药业等项目,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同德药业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研发海洋功能性食品;发挥中移动(湛江)数据中心作用,促进大数据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将华港小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推动都市型工业加快形成规模发展,将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以及周边楼宇作为发展都市型工业的重要载体,大力引进和发展以工业设计、技术开发服务、加工制造、营销管理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方式,加大水产品加工、家具制造和大宗货物加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创名牌和产品认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重点知名品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继续发挥人民大道南商圈集群效应,引导和鼓励鼎盛广场、新宇大厦、广百、国贸、城市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不断完善业态结构和品牌组合,突出经营特色,重启广州湾时代广场项目建设。拓展屋山片区商圈,重点推动义乌小商品城尽快建成营业,丰富盛邦家居建材广场经营业态,开展鼎盛大厦项目前期工作。以宝满港区为核心,以湛江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大力发展糖、粮、油、果蔬、化肥等重要商品现代物流。加快成立中石油期货油品交割中心和建成华辉石化品物流平台,形成大型的油品储存集散地和期货交割地。动工建设广东天惠粮油物流项目,做大江南果蔬批发市场等项目,着力建设大宗物资商品集散和产品分装中心。积极引进物流企业总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以“一湾两岸”为主线,加快渔人码头、法式风情街二期、延安路片区民国历史风情街区等项目建设,支持三岭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升级,加快特呈全域旅游岛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星级旅游酒店,做旺海岛度假游、文化体验游、美食购物游、运动休闲游,大力发展品牌化、差异化滨海旅游产业,打造滨海旅游观光“升级版”目的地。

利用“互联网+”发展020、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力促义乌购电子商务城建成运营,打造线上商贸物流中心。

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和培育发展农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科技支撑,鼓励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做强做优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精细农业,推进农海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完成现代农业“五位一体”建设项目的验收和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加快土地集中流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任务,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抓项目、扩投资,强化经济增长新支撑

狠抓项目建设工作。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全力抓好投资引导和管理。按照“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和“包任务、包质量、包解决”的要求,全力保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增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2018年,安排重点项目42项,其中:续建、新开工项目35项,年度计划投资60亿元;前期预备项目7项,估算总投资123亿元。强化项目推进责任制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进,全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瓶颈和难题,当好投资企业的“保姆”和“保安”,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中冠工业异辛烷项目、志信燃控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渔人码头、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部分建成营业(试业);加快推进10万吨粮食储备中心库建设,年内建成使用;帮助万邦药业、PC钢棒、晨亿洗涤等项目完善用地,尽早动工建设;支持碧桂园名门花园、富昌广场、财富广场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建成竣工;协助蓝海境峰、东新高地、博雅苑等项目动工建设,积极协助万众热电联产项目完成前期工作。配合推进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霞山港区通用码头和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等重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大整合盘活园区土地力度,加快推进临港工业园二期、华港工业小区三期征地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推进临港工业园宝满片80多亩和华港小区50多亩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拓宽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准确把握省产业转移政策,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和专项资金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园区扩能增效。积极做好企业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改革试点工作,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积极做好市下放我区行政审批管理事项和权限对接工作,简化环节,优化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加强招商选资工作。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引进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业链长的项目,促进产业培育,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密切跟进对接深圳宝安产业转移有关企业,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港务集团、中移动等的企业对接,联动招商,精准招商,引进生物制药、大数据信息、现代港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重点依托中移动(湛江)数据中心,围绕新时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以打造辐射“粤桂琼”、服务北部湾的云计算服务中心和大数据服务中心为目标,争取大型IT企业将相关数据服务项目落户霞山,力促优酷、乐视等一批主流网站进驻中移动(湛江)数据中心。加大旅游招商,进一步吸引境内外、省内外战略投资商和大型旅游集团投资旅游开发项目。

(三)抓统筹、重协调,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改善城乡发展面貌。加快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建设,继续跟踪服务好渔人码头等项目,推动东新高地、天禧花园等9个“三旧”改造项目年内动工建设。优化提升城乡规划格局。加快编制铁路以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村庄规划和设计工作,年内完成23个城中村、19个农村村庄整治规划修编和特呈岛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西部城区建设,抓住湛江机场搬迁和高铁入城的新机遇,积极配合市实施西城组团规划,深化推进“东提西拓”战略,谋划建设高铁经济带。全力做好湛江大道等道路征地拆迁工作;如期完成盛邦路、市救助管理站周边道路改造以及岭南路、文明路“白改黑”工程;配合市做好机畅路、站前路、南岑路、屋山横路、银帆路南段、上坡路西段等道路新建工程和东新路、建设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升级改造小街小巷,优化提升城市路网。配合市改造霞山观海长廊、延安路片区和建设法式风情街二期、菉塘河湿地公园,动工建设原点市民广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坚持生态环保,守好宜居家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着力做好菉塘河整治、海岸整治修复等工作,持续改善优化辖区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坚持开展整治“两违”专项行动,保持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巡查、管控、整治的高压态势,主动做好报建代办服务工作,引导村(居)民依法报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双随机抽查力度,依法从严从重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推广应用节能、节水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强化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河长制,全面完成城区治水任务,完善农村水质净化站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完善环卫作业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卫市场健康循环发展,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整体水平。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着重抓好“创模”“创文”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文明村风,转变村民观念,提升村民素质,共建美丽霞山。

(四)抓改革、创新,激发振兴发展新活力

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抓好“去降补”重点任务攻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 落实降低企业税负,补齐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理清政府部门事权边界与职责分工,清理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积极探索建立与街道、部门、单位职责任务变化相适应的行政、事业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财税管理机制,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培育税源,促进税收稳步增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总校+校区”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推行城乡捆绑办学举措,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基本医保等重点改革,探索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建模式,改善和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型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设立高级别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研发、环保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依托辖区院士工作站、中科院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中国热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基础,引进更多高水平研发机构,更好支撑霞山创新发展。加快创新人才聚集,完善人才引进、培育和储备机制,大力实施“扬帆计划”霞山人才工程,充分发挥辖区高层次人才交流中心、行业人才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交流平台的作用,争取引进更多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核心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队伍。力争年内建成2个以上市级工程研发中心和1个科技孵化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1家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40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50亿元。

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湛江港集团合作,打造更大能级的开放性平台。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园政策,加强对接招商局集团和优质企业,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紧紧把握湛江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广东省副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快对接东盟步伐,扩大与东盟开放合作,深化双方贸易往来。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鼓励水海产品、家具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巩固出口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品牌出口,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对自主品牌扶持,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抓民生、保障,共享经济发展新成果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强化就业援助力度,推进就业援助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 确保全员足额参保。健全医疗保障和救助体系,全面落实五保提标任务和“两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补贴等及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任务,切实保障“底线民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好《霞山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年度任务,完成脱贫任务。坚决落实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改善教育医疗、就业保障、防灾减灾、基层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教育内涵化、优质化、信息化发展。积极推进市二十三中、市三十一小等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以市六中为主与市二十九中置换以及霞山职中改制等工作;加快优质学位建设,力争完成市二十七小等6个学位建设项目建设,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办好群众满意教育。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卫生强区创建工作,启动建设健康霞山,支持区骨伤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特色专科医院做大做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计生服务,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10个街道文化站建设省二级文化站,继续办好“百姓讲堂”专题讲座和“开心广场”活动,繁荣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演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化军地融合发展。建立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形成优待、关爱复退军人的浓厚氛围。继续抓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打私、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工商联等工作。

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深化“平安霞山”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大数据研判中心,提高治安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提升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能力,重点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黑拐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完善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体系,建立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做好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和司法救助机制。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继续深化危化品和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抽检和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和“智慧食药监”工作,切实规范管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贩、网络餐饮服务、医疗机构药房等部位,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为全面完成2018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打造港产城联动的现代滨海魅力城区而努力奋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