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霞山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 2017-03-24 10:03来源 : 本站

霞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骆小英

2017313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创新之区商业集聚区的定位和建设文明富庶魅力霞山的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奋发作为,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

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89.1亿元,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8.6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6.2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6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103.1亿元,增长0.9%;外贸进出口总额35.1亿元,其中出口13.1亿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2116万美元,增长18倍;来源于霞山财政总收入109.4亿元,增长16.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亿元,增长3.4%;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40元,增长8.2%

(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0.51:46.45:53.04 调整为0.52:46.05:53.43。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亿元,增长1.4%。农业平稳发展,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98万亩,总产量12.8万吨,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项目1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工业经济扩能增效,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9.2亿元,增长12.9%新增规上企业4家;临港工业园被审定为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产业转移园起步园区考核中名列前茅;华港工业小区加快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现有科技型企业 7 家;全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71 亿元,增长 11.3%;实现全口径税收 103 亿元,增长 23.9%;加快清理整合工业园区闲置用地和停产、半停产企业所占土地;我区荣获全市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评三比”考核第二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完成增加值207.9亿元,增长4.7%。全年商品销售额663.1亿元,新增限上企业50家;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58.33万平方米,销售额46.6亿元,分别增长96.5%131.6%。滨海旅游业取得新突破。特呈岛获评中国十大美丽海岛特别推荐单位特呈全域旅游岛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完成绿道建设,启动特呈渔村建设。一年来,全区共接待游客53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1亿元,分别增长12.4%28.6%

(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16年,全区共安排重点项目40项,全年完成投资40.2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个,其中霞山江南果蔬批发市场建成营业交易额达60亿元,普奥思无血清细胞培养基项目一期、凌志油库渤海膨化大豆等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新开工项目13个,其中同德药业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鸿达高级润滑油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中冠异辛烷完成基础工程。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其中中国移动(广东湛江)数据中心(一期)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湛江义乌小商品城项目完成商业裙楼建设,正在进行塔楼建设。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引进项目14个,协议投资约53.8亿元三大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完成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52推进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完善华港工业小区绿化工程建设完成智慧产业城一期400多亩征地和基础设施设计工作。

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三旧改造步伐加快改造面积达1362.9亩,原点广场、富昌广场海天一色等项目进展顺利。城乡设施不断完善。建成绿民路、上坡路等市政道路完成岑擎路西段新建工程百蓬路至湛江输油站道路改建工程和31条小街小巷改造,修复破损道路2800多平方米,配合市完成解放西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实现城区通往农村道路路灯全覆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完成港南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和特呈岛海堤坡尾段加固工程,建成菉塘河污水提升汞站,完成百蓬路和友谊路“水浸街”黑点整治,加快推进菉塘河生态廊道建设及南柳河等截污工程,南溪河与菉塘河连通工程顺利实施,39条村庄水质净化站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土地管理力度加强,依法拆除或局部拆除违建46宗,查处违法用地17宗。扎实推进“五城同创”工作,创卫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增加投入各类大型环卫作业车辆47台,护栏清洗车2台。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建成生态文明村55条,占农村总数的85.9%。编制23条城中村的整治规划,完成坛坡、后坑、下田仔等村庄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稳步推进。积极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环保网格化管理强化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有效保障环境安全。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全域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数字城管中心并有效运作。

(五)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制定实施了《湛江市霞山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重新核定行政许可目录事项80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2项,实施行政审批标准化事项194项,依法划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权责边界。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有序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继续贯彻落实《广东省定价目录(2015版)》,稳步下放停车保管等服务收费价格。继续推进公车改革,共拍卖出处置车辆30台,保留的车辆全部按照规定进行喷图标识。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增市场主体4773户。全面实施“营改增”,受到税收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1674家,受惠面达100%。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整合霞山区公共卫生、区域医疗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居民健康数据和诊疗数据的互联互通,优化诊前诊后健康管理的业务流程。

(六)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年民生事业投入11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就业保障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75万元,受惠人数1700多人。社会保险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居全市前列,顺利完成“两保”提标和补差达标任务,发放医疗救助金103.1万元,发放残疾人补贴386.5万元。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超额完成50%的脱贫任务,全面完成4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基础教育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顺利通过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成效评估,市四中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评估,市十中通过省一级学校督导验收;基本完成市二十二中、二十四中、三十四小等学位建设项目。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出台了《霞山区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霞山区科技创新奖励资助暂行办法》,激发发展活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企培育企业2家;获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8个;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专利金奖各1个;全区专利申请量1671件、专利授权量777件,均排名全市第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木屐歌》等一批作品荣获省、市级文艺比赛金奖;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省级图书馆、省三级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等一批设施。体育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参加市锦标赛夺得金牌65枚,总分名列全市第一。卫生强区工作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进展顺利,建成首批公建民营卫生站10间;建成村(居)基层公共服务站7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序展开,累计签约人数8.5万人。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人口计生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民主法治村(居)创建达标率 61.4%,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 个,实现街道检察联络工作站全覆盖。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强力开展“平川16“飓风2016”“雷霆扫毒”等专项行动,治安警情及“两抢”案件均明显下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6宗,成功调解率达97%,全年未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大力整治交通环境,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7万起;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成明厨亮灶、视频监控单位1409间;全面完成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任务,我区连续12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事故。霞山地税分局被授予粤西地区唯一一家 “广东省地税系统法治税务示范基地”称号。武装、法制、审计、统计、双拥、殡改、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打私、打假、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过去一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产业集聚发展程度仍需提升;二是地方财政相对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三是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成为经济发展瓶颈。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委十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二三产并重、港产城联动,坚持加快转型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聚力打造首善之区创新之区商业集聚区,推动文明富庶魅力霞山建设迈上新台阶,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区发展条件,建议2017年我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吸收外资1000万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25‰以内。

三、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突出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霞山作为老城区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发展瓶颈和制约也较为突出,只有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才能推动转型发展,实现动力转换、增创发展优势。

提升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全力以赴推进普奥思无血清细胞培养基项目(二期)建设和中国移动(广东湛江)数据中心(一期)正式投入营运,吸引更多同类和关联企业进驻华港小区,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中信电磁阀、万邦药业、益民药业等项目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力做优临港工业园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确保中冠工业异辛烷和鸿达高级润滑油项目建成投产,支持聚合氯化铝等项目动工建设。依托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打造大宗货物加工产业集群,支持渤海农业和中纺粮油做强,确保膨化大豆二期和酸化油项目建成投产,继续引进大宗货物加工项目,扩大产业规模;依托宝钢投产、中科炼化项目动工,引进海洋工程、石化、装备和智能制造项目,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研究制定都市型工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产业定位,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推动都市型工业加快形成规模发展。

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辐射力。提升人民大道南商圈,引导国贸、怡福、鼎盛等商业综合体发展新型业态、连锁业态,加快建设碧桂园名门花园,大力推进鼎盛广场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造屋山片区商圈,重点推动义乌小商品城等项目建成投产,启动建设粤西商贸城、荣乐绿色农产品物流和信广农资物流等项目,与盛邦家具建材广场连片融合发展,建成集展销、集散、信息和结算为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发挥港口和保税物流中心优势,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冷链物流和第三、第四方物流,力促广东天惠粮油、霞山江南果蔬批发市场二期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利用“互联网+”发展020、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力促义乌购电子商务城建成运营,打造线上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提升“一湾两岸”滨海旅游格局,全力打造特呈全域旅游岛,加快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动渔人码头、法式风情街二期、延安路片区民国历史风情街区建设改造,协助市改造提升观海长廊海湾岸线,支持三岭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升级等,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

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扶持和培育发展农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科技支撑,鼓励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培育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突出项目带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牢固树立“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有大项目才有大发展”的理念,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加强招商引资,强化服务,以项目落地加快推进经济发展。

2017年,安排重点项目44项(含省重点项目9项,市重点项目15项),其中:续建、新开工项目40项,总投资320.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前期预备项目4项,估算总投资57亿元。着力推进渔人码头、义乌小商品城等19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推进普奥思无血清细胞培养基项目(二期)、广东天惠粮油物流等21项新开工项目动工建设,积极做好万众热电联产燃气电厂及配套天然气管道等4项前期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要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加强项目选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积极争取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倾斜力度,加快办理用地手续。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利用好国家推出的专项建设资金、政策性贷款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切实落实领导挂点重点项目责任制度,确保每个项目都有领导抓,每个项目都有干部干,形成领导在一线推动、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要瞄准年度建设目标,逐个目标倒排工期,制定好工作节点计划,明确每个节点的工作任务,确保项目如期开工或按期投产。

提高精准招商选资的效率和质量。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引进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业链长的项目,促进产业培育,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认真落实好《湛江市霞山区工业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长驻珠三角定点招商、精准对接,吸引优质品牌企业落户园区。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聚力建设临港工业园、华港工业小区、霞山智慧产业城基础设施,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发挥好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的主阵地作用。加大整合盘活园区土地力度,加快推进临港工业园二期870亩、华港工业小区三期1608亩和智慧产业城1500亩用地征地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拓宽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准确把握省产业转移政策,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和专项资金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园区扩能增效。积极做好市下放区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管理事项和权限对接工作,简化环节,优化流程,为项目尽快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三)突出扩容提质,建设宜居宜业品质城区

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为重点,形成市政基础设施发达,人民居住舒适,生活便捷的海滨城区。

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加快“三旧”改造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渔人码头项目复工建设,力促新澳城市花园南区、银盛豪庭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年内动工建设。启动逸仙洪屋片区、南站片区、民享路片区旧城改造。配合市动工建设屋山横路东西两段、南岑路、海西快线等道路建设。完成东新路、建设路、盛邦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南柳河、菉塘河流域等截污工程,建成菉塘河生态廊道,完成宝满调罗片区排涝、排污及管道设备安装。加快编制村庄规划和设计,年内完成23条城中村和19条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提升整治,完成农村主要道路路灯安装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有序推动农村“三网融合”试点工作。通过特呈岛7条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带动,打造一批农业体验型、田园风光型、民俗风情型等特色旅游乡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抓好第四批9条村庄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文明村风,转变村民观念,提升村民素质。推广应用节能、节水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完善区级数字化城市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全地域覆盖和全过程监管,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全域化水平。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着重抓好“创模”“创文”工作,共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四)突出改革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创新是释放发展活力的根本途径,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和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的新形势下,霞山要焕发新活力,继续保持发展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把改革创新摆在发展的突出位置。

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好我区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做好上级改革举措的上下衔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省、市、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行动计划,重点推动“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落实降低企业税负,补齐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优化监管机制,理清政府部门事权边界与职责分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清理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两证整合”。稳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制度,健全财政民生支出优先保障和发展支出重点保障的机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完成霞山市政工程公司、艺海影剧院、东风和霞山电影院等一批困难企事业单位改制。支持企业改制上市重点支持粤海饲料集团申报主板上市融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公立医院价格补偿政策,扶持壮大非公立医疗机构办医数量及规模试点推动医师多点执业推进劳动监察队伍体制改革提高执法效率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完成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型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产学研合作,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集成应用,研发“专精特新”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东兴石油等骨干企业技改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扩能增效。支持普奥思、润炜文具、正大食品机械等一批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中心;力争年内全区专利申请量突破 2000 件。积极推行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兴创业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有序推进智慧产业城建设,启动一期基础设建设和二期征地前期工作,努力打造“科研+市场+生活”创新之园。完善支持创新政策,实施人才培育和引进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

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地处港口前沿开放优势,打造更大能级的开放性平台。紧紧把握湛江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快对接东盟步伐,扩大与东盟开放合作,深化双方贸易往来。加强港澳台工作,促进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推动区域双赢逐步向纵深发展。做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开拓海外市场,支持龙威水产、和鑫水产等企业境外投资建厂。

(五)突出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始终把民生幸福放在最高位置,使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大力推进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实现就业信息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网,加强技能培训,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提高特困群体的救助水平。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开展就业扶贫、教育帮扶和医疗救助工作,持续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完成农村贫困人口 90%脱贫目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注重教育内涵化、优质化、信息化发展。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确保湛江市第四中学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中期督导评估。加大中小学建设力度,优化完善布点规划,确保市十二小原点分校9月份顺利招生开学,完成市三十三小、市二十八小、市二十四中南柳校区等学位项目建设,动工建设市二十九中、西厅学校,加快完成屋山学校新建工程的前期工作。支持市十一小、市十四小、市二十八小、少林学校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

健全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引进社会资本将港区人民医院改扩建为三级综合医院;加快霞山妇幼保健院搬迁扩建工作;完成解放、新园、东新等3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和第二批10间农村卫生站的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工作。扎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好二孩政策。加强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档案新馆的搬迁工作;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做好2017年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和2018年省运会的备战工作,推进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公园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

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铺开街道“综治维稳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深化“平安霞山”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安重点地区和问题的排查整治。积极稳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继续做好审计、统计、双拥、殡改、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商联等工作。

各位代表,完成2017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为全面完成2017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打造首善之区创新之区商业集聚区,建设文明富庶魅力霞山而努力奋斗!

 

 

 

 

 

 

 

附表

湛江市霞山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草案)

 

     

单位

2016

预计完成

比上年

增长(%

 

2017

预期目标

预期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

亿元

389.06

7.4

420.36

8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2.03

1.4

2.11

2

      第二产业

亿元

179.17

10.6

190.25

4.6

      其中:工业

亿元

148.31

12.9

156.09

4

            建筑业

亿元

30.86

1.2

34.16

8

      第三产业

亿元

207.86

4.7

236.49

11

三次产业比例

 

0.5:46.1:53.4

 

0.5:44.455.1

 

人均生产总值

90060

7

98586

7.3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亿元

578.62

9.1

600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46.22

12.9

154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60.57

7.5

400

11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3.1

0.9

113.41

10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元

33.76

-15.6

36.12

7

其中:外贸出口总额

亿元

12.92

13.9

13.82

7

外贸进口总额

亿元

20.84

-27.4

22.3

7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万美元

2116

1823.6

100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7.37

3.4

8.11

10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33240

8.2

35900

8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2.15

 

2.5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

103

3

103以内

3左右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7.55

 

97.6

 

人口自然增长率

‰

7.72

 

10.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以内

 

3.5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8846

 

7000

 

注:全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