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霞山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 2016-03-28 14:54来源 : 本站

霞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骆小英

(2016年3月12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区委九届六次全会、区委第九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经济和社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十三五”规划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区生产总

值366.34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和10.4%,三次产业结构为0.59:46.44:52.97,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2%。外贸进出口总额6.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在地)12122万美元,同比增长24.4%;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932.1元,同比增长8.6%;来源于霞山财政总收入94.1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亿7.13元,同比增长13.8%,增速全市第一。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城融合提效提质。工业转型发展提速。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7亿元,同比增长0.8%,完成工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0.5%。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临港工业园与华港工业小区整合发展,并成功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园,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完成临港工业园兴港大道段至宝河路段电缆通道工程、仙塘变电站至兴港路段电缆管道埋设工程和华港小区实施输电线路改造工程。园区项目建设逐步加快。宝港物流二期项目建成投产,龙威水产二期项目完成建设,中国移动(广东湛江)数据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中冠工业异辛烷、同德药业产业基地等项目动工建设。园区转型升级有效推动。引导低效企业通过重组、转让或出租厂房方式进行转型、转产,引进普奥思细胞培养基项目盘活信威公司土地;严格执行园区闲置土地回收政策,加大企业囤地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上报两块闲置土地处理方案。

服务业发展提质。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73亿元,同比增长9.2%。规范专业市场经营效果明显,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增商贸销售额135.84亿元,盛邦家居建材广场(一期)、霞山外贸商品城等项目竣工开业,东新豪园、世纪名门等7个商住楼盘开盘销售。积极宣传霞山旅游,吸引更多游客游霞山。特呈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有序推进,并入选“中国十大美丽海岛”,广州湾美食购物旅游圈魅力初步显现,三岭山森林公园运动休闲游成为全市旅游新热点。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22.5%。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放农业补贴137.7万元,政策性水稻保险参保率100%。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促进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生产发展、技能提高和收入增加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发展家庭农场1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85元,增长9.1%。完成特呈岛海堤200米水毁堤段和港南大堤600米水毁堤段的加固修复的任务,港南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北月段2.58公里)加快推进完成5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修建道路2.5公里、排水排污沟3.36公里、生态园3000平方米。

(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资总量再上新台阶。2015年,扎实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坚持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共47个,完成投资55.11亿元,在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2%。霞山区文体综合馆、盛邦家居建材广场(一期)、龙威水产二期、东新豪园、世纪名门等5个项目建成。湛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中冠9万吨/年工业异辛烷、龙威水产二期项目、同德药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和海天一色等13个项目动工建设;渔人码头、中国移动(广东湛江)数据中心(一期)、原点广场等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扎实推进,2015年引进普奥思无血清培养基等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14.8亿元。

(四)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三旧”改造成效显著。海天一色等8个“三旧”改造项目动工建设,4个项目获市单元规划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4个项目获市“三旧”办批复。城乡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上坡路、银帆路、泉庄路和华信路,完成椹川大道中和乐山西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完成湖光路、机畅路、南山村至坛上村路段路灯建设工程。土地管理有效加强。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省验收,完成1.6亩耕地保有量任务,立案治理农村“三乱”土地104宗,完成了166宗土地权属登记发证工作,实现了“零约谈、零问责”的“双零”目标。强力开展“铁心”行动,组织拆违行动130多次,拆除违法建筑3.5万多平方米。城乡容貌大为改观。大力整治临街退缩公共空间,有效拓展市民活动空间;完成椹川大道和乐山西路沿街道路立面改造工程完成友谊二横路、海头港三巷等38处路面维护,修复疏通市政下水管道121处,清理沙井532个,改造小花坛、小绿地、小公园3个。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一村一点”建设工作;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年度考评全市第一。深入开展“城市精细管理规范年”活动,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获评“市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特别贡献单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新增绿化面积583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完成南柳河整治工程,推进辖区8条河渠综合整治工作,将华港小区和附近村庄沿河污水引至霞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区和19条生态文明村,43个村庄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占农村总数的67.2%,其中南柳村、桃园村获评“湛江市生态文明先进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

(五)创新驱动成效明显,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创新载体建设逐步加强,规划建设霞山智慧产业城,逐步打造科研、市场、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平台,项目控制性规划获市规委会审定,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大,广东普奥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国际领先的细胞培养研发中心,华铭光电被省科技厅列为高企入库培育企业,南国药业被评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获得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0个,科技成果奖4项,饲料、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结合区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有序、稳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7项。投资审批改革不断深化,对投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实施网上办理备案登记。工商登记改革继续深化,激发了市场活力,新增市场主体4045户,增长32.5%。农村“三资”管理积极推进,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全年“三资”平台完成交易额达7000多万元。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成效初显,建设、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双向转诊制度试点顺利推进,村卫生站全面铺开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环卫改革进展顺利,服务作业已进入市场化运作。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压减公务用车76辆,公车费用节支率7.6%。党建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创新推行区党代表领导组团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六)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投入继续加大,全区用于社会民生的财政投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42.4%,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9%。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9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23人,创业带动就业1923人,发放就业补贴427万元,受惠人数1536人;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38%;创办残疾人就业基地2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5501人,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128100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提高44元和18元,孤儿月人均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60元,在全市率先达到省的规定。帮扶雷州市南兴村7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通过市考核。完成广东省“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

教育事业强势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市六幼和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建立“留守儿童快乐家园”2所;教育教学成果喜人,全区教师获全国科学论文一等奖2人、全国十四城市技能竞赛二等奖1人、省教学竞赛一二等奖8人、市教学竞赛一等奖15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优评审专家1人(全市仅1名),学生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省、市级奖项达300多人次,科学教学走在全省前列;推进依法治校,成功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3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

文化、体育、卫计工作成果丰硕。成功举办第二届广州湾(霞山)民俗文化节和12期“霞山百姓讲堂”。建成“广东流动图书馆霞山分馆”,增加流动图书14000册。建成13个社区“五有”文化室,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及街道文化站全面免费向群众开放。小品《秋夜亲情》作为我市唯一代表参加广东省第八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捧犁头”等3个项目被收录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蛤蒌粽制作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圆满完成承办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乒乓球和足球比赛任务,区体育局被授予“突出贡献单位奖”, 霞山籍运动员共获得6金、1银、1铜的好成绩。全面完成人口计生各项任务,顺利通过省市年终考核。传染病防控、疫情监控、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明显。

社会管理扎实有效。“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考核名列全市前茅,打击涉黑恶专项行动全市排名第二,命案、八类严重犯罪及“两抢一盗”案件持续下降。“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建成区应急指挥平台。连续第11年保持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成功创建我市首条省级化妆品示范街。全面夺取抗击超强台风“彩虹”胜利,帮助群众和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霞山国税分局被授予粤西地区唯一一家“广东省国税系统省级法治税务示范基地”称号。新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武装、法制、审计、统计、双拥、殡改、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打私、打假、妇女、儿童、档案、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十二五”规划实施较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33项指标有24项主要指标完成或超过预期目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突破:经济实力方面,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366.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 84700元;工业发展方面,工业总产值先后突破500亿元、600亿元和700亿元,渤海农业等重大产业项目投产;服务业方面,商品销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700亿元和 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五年累计完成 478.47亿元;重点项目方面,累计完成投资222.14 亿元;城区建设方面,全面实施“三旧”改造,优化城区布局,湖光快线、社坛路、新湖大道、泉庄路、银帆路、上坡路先后建成通车,完成9条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和城区108条小街小巷改造,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霞山宜居宜商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方面,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任务,科技、文化、体育、卫计等事业全面发展。过去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十三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主要指标未能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二是工业增长乏力。规模以上工业缺乏新的增长点,骨干企业增长乏力,台风“彩虹”正面吹袭,部分骨干工业企业生产受到重创,加上东兴公司停产检修,拉低了工业生产增速。三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税收来源单一,民生刚性的财政支出项目逐年增多。四是重点项目受建设资金短缺、征地拆迁推进缓慢、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等因素影响,个别项目存在落地难、融资难、开工难等问题。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文明富庶魅力霞山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扎实推动产业升级,扎实提升城市建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文明富庶魅力霞山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十三五”实现开门红。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区发展条件,同时考虑到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建议2016年我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8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25‰以内。

三、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强化投资拉动,蓄积经济发展后劲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强化项目带动,加快提升有效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力扩大投资规模。把扩大投资与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结合起来,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激活民间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抓好投资环境推介与项目对接,加强与区内龙头项目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与信息沟通,实现“以商招商”。

    继续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采取“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跟到底”的工作方法,明确项目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以目标倒逼责任、时间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的方法,确保问题一个个跟进解决,进度节点一个个扎实推进,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安排重点项目40项,总投资53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38亿元。支持渔人码头等18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中国移动(湛江)数据中心一期、中冠9万吨/年工业异辛烷、粤西商贸城等9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营业);力促普奥思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二期、天惠粮油等17个新开工项目年内动工建设;支持万众燃气热电联产等5个前期预备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早日动工建设。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推动工业转型创新。着力推进园区建设,抓紧完成临港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并华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手续,逐步完善科学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完善园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管网、园林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引进社会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推动热电联产燃气电厂及配套天然气管道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临港工业园1061亩填海造地报批工作,积极与中海油燃料油公司对接,推进下游精细化工产业规划建设。着力推动工业项目上档提速,确保东兴石化120万吨/年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普奥思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一期、中冠9万吨/年工业异辛烷和渤海农业膨化大豆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同德药业省级技术中心及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促普奥思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二期、鸿达润滑油一期2.5万吨/年废矿物油利用、群峰20万吨/年PC钢棒、建龙混凝土和金港精糖加工等项目动工建设。着力支持园区企业转型创新,引导产业层次低、效益不明显的低效企业转产、兼并或退出,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加快处置园区企业“圈而不建、圈大建小”等浪费或闲置土地的情况,采取自身消化、土地置换、回收重组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唤醒“休眠”土地。推动园区发展进入快车道。用好、用足、用活省产业转移政策,争取省财政资金扶持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选资、企业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造,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全力支持粤海饲料公司上市。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通过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经营水平、丰富经营业态、优化服务能力,促进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巩固提升人民大道南中心商业圈的核心地位,引导鼎盛广场、城市广场、国贸新天地、江霞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完善业态结构和品牌组合,丰富文化展示、创意产品和分享经济等新型业态。确保盛邦家居建材广场整体开业,力争粤西商贸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一期(裙楼商业部分)基本建成,推进天惠粮油、荣乐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信广农资物流中心、10万吨粮食储备中心库和湛江中央直属食糖储备库等项目建设。借助湛江港宝满港区扩大口岸开放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的机遇,大力引进国际知名跨国物流企业,促进本土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培育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重点引入航运金融、海上保险、信息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打造区域性港口物流聚集区。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引导水产品、服装、钢材、粮油等几个传统优势专业市场升级转型,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旅游业,做旺做强海岛度假游,力争年内完成特呈岛游客中心、环岛绿道、红树林公园二期、度假村二期建设,确保特呈岛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渔人码头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启动推进法式风情街二期建设及逸仙路片区民国旧建筑群修缮改造,协助市推进霞山观海长廊改造,将广州湾片区打造成集爱国主义、休闲、购物、美食、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圈

推动农业转型发展。以北月科茂无公害蔬菜基地、特呈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等科技种养示范点为带动,扶持和培育发展农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科技支撑,鼓励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做强做优特色农业。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完成3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结合乡村游、农家乐、渔家乐等载体,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业转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创新开放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落实好我区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做好上级改革举措的上下衔接。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准入,放宽投资准入,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范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配合市加快建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和保护制度,实施守信企业“绿色通道”和失信企业惩戒办法。稳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健全全口径预算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制度,健全财政民生支出优先保障和发展支出重点保障的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公立医院价格补偿政策,扶持壮大非公立医疗机构办医数量及规模,试点推动医师多点执业。探索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力争实现审计全覆盖。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有序推进智慧产业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科研中心落地。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征地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及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创建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支持中小型企业与市内、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或研发基地,支持广东普奥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医科大,湛江海洋大学等高校形成项目合作和共建产学研基地。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紧紧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湛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机遇,着眼于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完善,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招商、项目招商,抢抓珠三角等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调整的机遇,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大、引领作用强的项目,主动承接央企、大型民企、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梯度转移,促进产业招商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政策优势和湛江港交通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出口,继续发挥水海产品、家具、箱包、体育用品等传统产业出口优势,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创建品牌的发展战略。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龙威水产、和鑫水产等企业境外投资建厂,华铭光电在国外设立贸易公司。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加快霞山西部发展规划,启动湛江机场搬迁后霞山西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拉大霞山城市框架,完成南站、银帆苑、民享等6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完成22条城中村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将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市政设施,统筹城乡水、电、路、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计、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

改善城区环境面貌大力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力促海天一色、新景豪庭等一批楼盘年内建成销售;抓紧启动民享西片区、岭南片区、火车南站片区旧城改造。积极配合市加快解放西路改造工程建设,争取实施友谊路、东新路、建设路、机场路扩路改造,继续推进一批小街小巷建设和路灯安装,对城区内扬尘的路口进行硬底化改造。大力推进银帆公园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儿童公园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小游园小绿地,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提高城乡管理水平。扎实推进“五城同创”,深化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大“六乱”整治力度,继续开展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巷)、样板小区(村)创建活动,持续完善对开放式老旧小区和无人管理小区的管理,启动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的全地域覆盖和全过程监管,将霞山建设成为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加大城区环卫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健全城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善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监督管理机制建设菉塘、宝满2个片区垃圾中转站,完善农村垃圾屋管理,完成18条村庄公厕、村道及排污管网改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海绵、脚印、循环“三个城市”建设。继续抓好南柳河、绿塘河等河渠整治,全力整治沿岸污染源,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的目标。推动第三批12个村庄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启动第四批9个村庄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推广应用节能、节水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增设自行车道、拓宽人行道,倡议市民低碳出行。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对引进项目设置严格的环保门槛,从严控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和“两高一低”项目,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建。

(五)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大力推进就业,实现就业信息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网,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着重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3%以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稳步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路径,实现农户产品网上交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完善社会保险保障均等化,以职工养老保险为重点强力推进扩面征缴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市六幼秋季学期正式招生,完成新建菉塘世基幼儿园、改建北月幼儿园和市二十二中扩建项目力促市二十八小、市三十三小、市三十四小扩建项目以及保利原点广场小区配建学校、海头二中迁建项目动工建设。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农村卫生站公办民营,启动区妇幼保健院搬迁扩建。完善价格补偿机制,区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区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10个街道文化站达到省三级以上文化站标准。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平安霞山建设,加强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执法检查和“打非治违”,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攻坚国家验收工作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继续抓好双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打私、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工商联等工作。

各位代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2016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开好局,为建设文明富庶魅力霞山而努力奋斗!

附表

湛江市霞山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草案)

      

单 位

2015年完成

2016预期目标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

亿元

366.43

7

410.07

10左右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2.18

-4.5

2.29

2

第二产业

亿元

170.12

4.2

188.78

9.7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39.38

0.7

154.85

10

第三产业

亿元

194.04

10.4

219

10.5

人均生产总值

84700

6.6

93800

9.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557

0.8

630

12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13.88

16.2

128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34.73

9.2

375

1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7.13

13.8

7.7

8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6.47

-20.9

7.12

10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属地)

万美元

392

2.3

412

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3

1.3

103以内

3左右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8.85

98.8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932.1

8.6

32330

8

人口自然增长率

‰

5.93

10.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2.38

3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8190

7000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3.8

待市下达

注:全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