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预决算 > 区政府预决算 > 区政府预算

2023年霞山区政府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 : 2023-03-21 09:33来源 : 霞山区财政局

  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3)

  霞山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霞山区财政局局长 吴文津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霞山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提请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叠加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共振,我区财政运行面临多年少有的困难和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部门迎难而上、难中求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三大三化”发展思路,以“四大牵引”为导向,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实抓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全区财政平稳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3%,同口径下降3.68%,自然口径下降9.65%。其中:税收收入47075万元,同口径下降5.75%,自然口径下降13.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32%;非税收入18014万元,同比增长3.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27.68%。加上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和债务转贷收入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24811万元。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97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6%,同比下降13.26%。加上上解省市支出、调出资金、债务还本支出和年终结余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2481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9.48%,其中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409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1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和债务转贷收入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36803万元。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950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8.6%,同比增长3.86%。加上调出资金、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3680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310万元,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上年结转收入483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793万元,总支出9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0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85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04%,同比下降9.13%。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203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55%。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结余-183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73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22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1834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6849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81500万元。2022年霞山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执行数218119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按债务形式分,政府债券217607万元、非债券形式债务512万元;按偿债来源分,一般债务36619万元、专项债务181500万元。

  2.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2年省下达我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913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48000万元(一般债券3000万元、专项债券45000万元),再融资债券1130万元(全部是一般债券1130万元)。

  3.还本付息情况。2022年区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1130万元(全部是一般债券1130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4660万元,包括一般债券利息733万元、专项债券利息3927万元。

  二、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疫情防控、退税减税降费等多项减收因素叠加,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共克时艰。区财政部门知难而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抓好财政收入组织,统筹各项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财力优先用于保障“三保”,防范化解社会稳定性风险,有效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霞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一)加强财政组织收入力度,夯实财政平稳运行基础

  在霞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减收因素影响,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颗粒归仓”。强调统筹协调抓收入。将抓收入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事项,成立霞山区抓收入组织工作专班,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全面梳理细化工作措施,逐月细化收入预期计划,定期通报收入完成情况,挖掘收入潜力。强化税收征管稳收入。进一步完善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财政、税务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组织开展重点税源分析,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服务和征管,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加强招商引资的财税研究,密切关注上年缓税、留抵退税回补情况,为稳定区财政收入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多方开源促增收。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资金的统筹力度,进一步盘活政府资金资源资产,政府性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43万元,积极协调推进国有资产资源处置工作,当年实现国有资产资源处置收入5022万元。

  (二)争取上级资金成果丰硕,为重点领域支出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坚决保障“三保”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坚决保障中央、省、市和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争取财政补助额度稳步提高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资金75749万元,同比增长18.43%,有力保障了我区财政平稳运行。持续争取新增债券资金。争取新增债券资金48000万元,有力保障湛江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小巷片区化改造、港区人民医院新建医疗综合楼及配套工程和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建设。

  (三)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能

  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落实《关于做好“三保”工作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通知》有关要求,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全年“三保”支出108168万元。精打细算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新增支出,全年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加强统筹提高直达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多渠道灵活使用,优化直达资金用途,切实提高直达资金使用效率,我区2022年直达资金支出51251万元,支出率96.65%。

  (四)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2年我区共完成退税减税降费68846万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50311万元,同比增加23789万元,其中区级负担6450万元,及时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紧张的压力,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强劲动力。全面落实减免租金政策,累计减免租金221万元。安排1535万元用于支持先进和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和企业“小升规”等,促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功用情促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支持保障学有所教。支持“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投入11074万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入314万元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投入2217万元落实教育发展建设类资金,支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保障水平。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180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325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19万元,惠及残障人士3968人。

  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落实9538万元提高城乡居民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610元。安排3173万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补助标准达每人每年84元。安排专项债券资金9639万元支持医疗综合楼及配套工程项目和升级改造等建设,提升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预算资金、新增债券资金、涉农资金16471万元支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完成农村村内道路硬化32公里,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支持驻镇帮村,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全区公共安全支出3206万元,支持公检法机关开展工作,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常态化,开展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助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形势研判,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区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3129万元,全面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本土病例相关隔离点建设及运行费用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全力支持提升疫情处置及防控能力,为打赢本土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坚实支撑。开展财政运行和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和市部署的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从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领域、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领域、加强基层“三保”保障领域、加强国库管理领域、加强资产管理领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领域和加强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管理领域等七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防范化解财经秩序风险,实现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扎实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充分利用省财政再融资债券政策红利,获得省支持再融资债券资金1130万元。巩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零”成果,落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措施,坚决遏制隐性债务的新增,硬化预算约束,严格管控债务规模,依法依规举债融资,做好区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七)财政改革成效显著,为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预算制度筑牢根基

  深化改革创新,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现代预算制度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印发《霞山区区级财政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完善预算项目申报、筛选、储备、编审和执行机制,为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夯实基础。深化数字财政”系统运用实现财政数据大集中及数据管理大监控,财政资金流向全透明、财政资金审批更清晰,实现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来源清晰、流向明确、账目可查,推动传统经验型人力管财向可数据化智慧理财转变,提高财政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融合,对政府性资金实施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对重大项目实行事前绩效评审机制,建立湛江市霞山区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先谋事再排钱”“花钱必问效”理念落到实处,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八)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为做好财政工作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壁垒。加强廉政建设。召开区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组织签订廉政责任书、廉政承诺书,开展新提拔晋升干部廉政谈话,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制定防范措施。加强能力建设。借助“广东财学”“湛江财政大讲堂”“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收听党的二十大、集中收听全省财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不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

  各位代表,财政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区委、区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当前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财政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税源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可持续性难以维持,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和保障刚性支出面临不少挑战,财政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3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区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贯彻落实好六个“更好统筹”,按照中央、省、市和区的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任务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2023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1.财政收入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贯彻落实助企纾困等各项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需求和供给两端有望复苏,消费需求及市场信心预计将进一步提振,同时,我区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为2023年全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基础。二是2023年预计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10000万元,同比减少40311万元,利好区级约3878万元;2023年增值税回补有利于拉动税收增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等政策到期将带来一定的税收收入。三是进一步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做大做强区国有企业,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潜力和活力,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政收入做出新贡献。湛江港转型打造临港与腹地并重型港口,综保区即将封关验收,加快推动我区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将显著提升我区对外开放发展能级,进一步壮大我区经济体。

  不利因素:一是我区重点税源企业东兴公司今年将停产检修2个月,将对我区税收产生重大减收影响。二是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增加不确定因素。三是我区可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盘规模较小,可盘活处置空间已十分有限。四是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财政支出形势分析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求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特别是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需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三保”等刚性支出需求以及各领域资金需求加大,刚性支出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债券还本付息快速增长。财政体制上,我区分成比例过小,和刚性支出庞大形成鲜明对比,给我区保工资、保运作、保基本民生和保收支平衡带来极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2023年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强财政统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稳妥、量入为出编制预算。

  (二)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三化三大”发展思路,坚持以“四大牵引”为导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财政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为霞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在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中做出霞山贡献。

  (三)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

  精打细算,突出统筹。加强财政收入分析研判,积极稳妥确定全年收入增长预期目标,主动挖潜促增速,有效统筹“四本”预算、债券资金、上级资金、增量资金和存量资金,灵活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做实做细项目,大幅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预算,足额落实“三保”及还本付息支出,全力落实中央、省、市和区部署的重大政策资金,确保重点刚性支出不留硬缺口。

  绩效优先,强化监管。积极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铺开预算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审,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确保资金安排精准有效。

  守住底线,防范风险。加强运行监测、严控财政运行风险。坚决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坚决遏制政府新增隐性债务。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政收支规范管理。

  (四)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1.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67366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48766万元,同比增长3.5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39%;非税收入18600万元,同比增长3.25%,非税占比27.6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总计234331万元。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90817万元,同比增长8.43%。加上上解省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债务还本支出和年终结余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34331万元。

  2.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279万元,加上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和调入资金等,政府性基金预期收入总计62290万元。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50235万元,加上调出资金等,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支出总计62290万元。

  3.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收入3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等,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000万元。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1000万元。

  4.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22936万元,同比增长23.6%。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支出23537万元,同比增长15.4%。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期收支结余-60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72万元。

  5.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区财政严格落实债务偿还计划,统筹再融资债券足额落实还本付息资金。其中安排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2408万元,利息10616万元。2023年1月,省财政厅下达我区2023年第1批新增债务限额27000万元(新增一般债务3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务24000万元),2023年我区已取得第1批新增债券123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3000万元、专项债券9300万元),拟安排项目为:霞山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00万元、霞山区老旧小区小巷片区化改造项目3000万元、霞山区停车场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4000万元、霞山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300万元。

  6.区级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具体为:

  ——支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安排4198万元用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企业科技奖补,支持企业技改、壮大产业园,支持招商引资,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13419万元用于支持落实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安排3500万元用于霞山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霞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8000万元用于养老保险财政补缺,安排4815万元用于保障退役军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群体生活补助。

  ——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安排6598万元用于医疗卫生支出,其中安排1832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安排疫情防控类资金2619万元,建设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支持消防安全建设。安排消防支出898万元,建设更加完备的消防救援队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支持建设绿美霞山。以建设绿美霞山为引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安排城乡社区支出33246万元,其中环卫市场作业费2204万元、水系综合治理550万元,建设更加美丽、干净、文明的生态宜居城区。

  ——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安排2256万元推进乡村振兴,落实村、社区两委干部补贴,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另外,在年度预算执行中,根据省下达我区债券资金和专项资金情况,对交通、教育、卫生、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等一些资金安排不足的项目将在债券资金和专项资金中相应安排。

  四、完成2023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关注“省情市情区情要事”,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强财政政策资源统筹,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注重精准、可持续,全力做好稳增长、稳经济等工作,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圆满完成预算任务。

  (一)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力促财政平稳运行取得新成效

  抓好开源节流增效,着重在增收节支、保持财政平稳运行上下功夫,全力缓解收支矛盾,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主动加强收入组织管理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认真摸清增长点,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税收征管,健全税收征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会同税务、自然资源、国资等部门全力盘活政府资产资源,明确时间节点,千方百计落实收入计划,避免财政收入大起大落。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规范第三方政府购买服务和编外人员支出,把厉行节约落实到财政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强“四本预算”的统筹衔接,将本级资金与中央、省及市资金实行错位配置,预算项目优先从中央、省及市资金中安排,腾出本级财力保障本级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量力而行出台增支政策,新增支出控制在财政能力可承受范围内,严禁超财力铺摊子、上项目,严禁违规兴建楼堂馆所,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精准施策助纾困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力落实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各项措施,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大力优化完善政策工具。积极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加快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到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大力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用活用好一揽子财政稳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支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培育创新型和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要深入实施“促进就业九条”,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三)全力增强民生保障,力促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学位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兜牢民生底线。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保障项目,办实办好省市区民生实事,切实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现代化管理水平

  瞄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目标,紧抓财政改革不放松。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建立部门整体支出核心绩效指标体系,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融合,优化预算监督管理,健全预算管理激励约束,绩效监控、评价结果实行与政策完善、预算安排调整等挂钩,逐步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财政管理数字化改革。加快“数字财政”平台建设与应用,逐步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开发,推动跨部门信息集成,强化预算动态监控和闭环管理,实现资金来源和去向全程留痕、可追溯。

  (五)兜牢发展安全底线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把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警惕和防范财政领域风险。始终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持国家和省定“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兜牢“三保”底线。持续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做好新增债券资金项目申报、发行、使用、管理工作,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持续防范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理财管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财经法规,把紧把严预算支出关口,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纠正不合理不合规支出,确保财经纪律红线不踩、底线不碰。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力促财政干部队伍展现新作为

  深入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促使财政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始终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谋划预算安排、落实财政政策、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确保财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财政干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财政干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全区财政部门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财政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财政新篇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