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预决算 > 区政府预决算 > 区政府预算

霞山区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时间 : 2022-09-14 18:17来源 : 财政局

湛江市霞山区2011年预算执行

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报告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及政协的支持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区财政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服务民生”两大主题,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市的稳健财政政策,以“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管财有规、用财有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中求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细化财政预算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1年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52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2546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83万元,减一般预算支出75718万元,减上解支出9894万元,年终结余5543万元(其中净结余75万元)。

一、一般预算收入及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2011年一般预算收入4852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47653万元的101.83%,比上年增加10706万元,增长28.31%。增幅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名列第四。其中:

1、税收收入31312万元(同口径),完成年度预算30453万元的102.82%,比上年增加1955万元,增长6.66%。

2、非税收入17214万元(同口径),完成年度预算17200万元的100.08%,比上年增加8751万元,增长103.4%。

二、一般预算支出及主要项目的执行情况:

2011年我区一般预算支出7571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2949万元的109.24%(完成年度预算比例按剔除上级一次性追加支出同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加10270万元,增长15.69%。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8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408万元的221.15%,比上年增加5815万元,增长53.01%。

2、国防支出40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47万元的115.96%,比上年增加238万元,增长145.12%。主要原因是增加武器仓库建设国防设施一次性支出200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303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767万元的108.99%,比上年减少470万元,下降13.42%。主要原因是上级追加支出减少。

4、教育支出2964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9413万元的130.75%,比上年增加9712万元,增长49.17%。主要原因是新增教师四大节日补助和新四中建设资金投入。

5、科学技术支出11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12万元的93.23%,比上年增加179万元,增长17.78%。主要原因是本级安排(原富虹等)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减少24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59万元的73.67%,比上年增加56万元,增长25.57%。主要原因是减少了执收执罚经费的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0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578万元的65.39%,比上年减少798万元,下降8.23%。未完成项目已结转至下年支出。

8、医疗卫生支出27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022万元的   60.05%,比上年增加343万元,增长14.45%。未完成项目已结转至下年支出。

9、环境保护支出1275万元,为上级追加支出项目。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846万元的98.38%,比上年增加907万元,增长28.12%。主要原因是社区办公用房未能如期购买而结转下年支出。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71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679万元的 66.17%,比上年增加9万元,增长0.24%。未完成项目资金已结转至下年使用。

12、交通运输支出22万元,为上级追加支出项目。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89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06万元的96.71%,比上年减少170万元,下降15.96%。主要原因是中央石油价格补助资金比上年减少。

14、商业服务业事务支出243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21万元的70.92%,比上年增加482万元,增长24.68%。主要原因是中央对汽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补助支出的政策性调整。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0万元的134.23%,比上年减少74万元,下降60.66%。主要原因是上级补助追加支出的减少。

三、为确保2011年财政各项工作及预算任务的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转变理财观念,开拓财源,促进财税增收。

(1)通过依法综合治税、加强税收征管挖财源。成立了综合治税机构,统筹财税、工商、公安等各种有利资源,开展全面清查整治税收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周密部署,重点突查抗税“钉子户”,增加财税收入。2011年,率先在全市各县(区)级财政中建立财源信息综合分析平台。通过三税数据比对、分析,为国、地税部门及时反馈了疑似税源情况,有效配合了综合治税专项整治活动,确保财政收入增收。

(2)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拓宽收入渠道。积极开展非税收入调研,加强对非税收入、公共资源收益和专项收入征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合理增长,有效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出台了《霞山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罚没财物和暂扣款物管理办法》等文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是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培植新兴财源增长点。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区容区貌整治,建设小街小巷,改善交通条件,增强外部投资软硬环境。不断挖掘和培育财源增长点,大力支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集聚新兴后续财源,立足固本开源,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霞山区总部经济奖励办法》,为引进一批优质高税高新企业、公司总部机构投资落户提供指导。

(4)财税部门紧密合作,努力拼搏。为完成年度预算收入任务和年底调增任务,财税部门千方百计挖掘税源,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把收入任务层层分解到股室和班组、个人。建立考核和奖罚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征管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纳税户的沟通,争取税源最大化,为超额完成收入任务作了最大努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政府正常运转,促进全区社会事业和谐稳定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认真贯彻“确保重点,压缩一般”的支出原则,严格预算管理,保证工资、社会保障、教育、科学、文化、维稳等重点支出需要。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控制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实现财政综合收支平衡。

(1)清理机关部门历史欠账,增加有效补给。清理机关部分部门的历史欠债,清偿所欠历年债务经费300多万元;清理历年所欠抚恤金400万元和退休人员住房公积金单位欠缴款100多万元;清理历年城市小街小巷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清偿农村学校建校历年欠债200多万元,解决了历史的陈年旧账,增加部分单位的有效供给。

(2)切实做好民生资金的保障工作。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确保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以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011年共支付城市最低保障补助金1057万元,农村最低保障补助金266万元;调整卫生支出结构,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全年拨付1000万元,初步建成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3)确保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经费需要。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开发的支持,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了各种历史问题,促使工业园区工作顺利开展。拨付1500万元,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和小街小巷建设环境整治。拨付1000多万元,加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切实保证党政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三坚持开拓创新,健全完善财政管理新机制

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性。

一是完善和简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把我区80多家事业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划拨的流程和机制。根据预算单位的意见,进一步简化国库资金申报和审批流程,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合理划分国库管理与财务管理关系,明确分工,最大限度改善服务方式,为基层服务。

二是加强财政监管,完善监督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拓宽管理范畴,严格会计核算,加强资金管理,对农业、科技等资金实施报账制,确保各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去年特别强化对柴油补贴、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专项资金能按国家的要求落到实处。扩大 “村务e路通” 农村财务公开范围,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根据厉行节约的八项要求,加强对“人、车、会、接待、出国”等一般性行政支出的控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规范财政管理,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管理制度。先后组织草拟《霞山区公有房屋出租管理办法》、《霞山区财政投资财务管理规定》等实施办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定《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大力扭转工作方式,改变作风。通过一系列创新管理模式,使财政管理工作朝着创新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012年预算草案

2012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区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幸福霞山”为核心,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管财有规、用财有效”原则,做实、做细、做优“公共型财政”,着力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做新、做大、做强“发展型财政”,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着重促财源、促发展、促崛起,努力把霞山建设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区,现代化的临港经济区,生态文化型旅游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幸福之区。

 2012年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55808万元,比上年增加7282万元,增长15.01%。其中:国税部门收入计划10452万元,增长79.93%;地税部门收入计划27616万元,增长10.56%;财政部门收入计划17740万元,与上年持平。

一、一般预算收入及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税收收入38068万元,比上年增加6756万元,增长21.58 %。

2、非税收入17740万元,比上年增加526万元,增长3.06 %。

二、一般预算支出及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2012年拟安排全区财政支出66949.37万元,比上年增加13998.83 万元,增长26.44%。其中:

1、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8391.54万元, 比上年增加981.1 万元,增长13.24%。

2、国防支出174.94万元,比上年减少171.73万元,下降49.54%。主要原因是上年增加了武器仓库建设国防设施一次性支出200万元,今年无需再安排。

3、公共安全支出3375.44万元,比上年增加608.22万元,增长21.98%。主要增加了治安大队和交通协管员费用和检察院和法院办案业务经费供给。

4、教育支出20319.38万元,比上年增加906.86万元,增长4.67%。主要是提高教师住房公积金和师教育强区资金投入。

5、科学技术支出750.92万元,比上年增加38.7万元,增长5.43%。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3.21万元, 比上年增加23.95万元,增长9.24%。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09.15万元,比上年增加930.99万元,增长9.72%。主要是增加了离退休费322万元、抚恤116万元和低保382万元等民生支出。

8、医疗卫生支出2257.61万元,比上年增加235.86万元,增长11.67%。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942.64万元,比上年增加2096.99万元,增长73.69%。主要是安排了小街小巷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等创卫业务2000万元,增加环卫工人支出132万元、垃圾清扫车油料费120万元和城中村垃圾费60万元等。

10、农林水事务支出631.33万元,比上年减少48.19万元,下降7.09%。主要是减少了新农村建设100万元。

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18.84万元,比上年增加413.08万元,增长200.76%。主要是为培植税源,安排企业扶持资金500万元。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715.86万元,比上年减少204.93万元,下降22.26%。主要是减少了上年一次性安排的企业贴息资金。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47.02万元,比上年增加217.22万元,增长728.93%。主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海域资源管理经费支出。

14、粮油物资管理事务3万元,与上年持平。

15、其他支出13728.5万元,比上年增加7970.83万元,增长138.44%。主要是非税纳入预算管理支出。

2012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5808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6593万元,加上年净结余75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12017万元,全区可支配财力为60459万元。2012年安排财政支出66949.37万元,收支对比则缺口6490.37万元。收支缺口拟努力通过增收和争取上级补助收入来弥补。

2012年财税工作思路

2012年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财政工作理念指导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目标,锐意进取,扎实推进,着力培植税源,全力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监管,努力保持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 加大财源建设,做大做强财税经济蛋糕。

今年,财税工作围绕增收目标,把兴财源。开财路,聚财富作为推动我区经济崛起的重要任务。一是财政要做促进经济发展的推手、筹集资金支持各项经济发展。在财政收支极其困难情况下,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各种资金共投入1310万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二是积极执行发展经济的激励政策,执行《霞山区总部经济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其它引资引税奖励办法,鼓励高税企业落户我区发展。三是积极扶持和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向上级申报各种项目,运用上级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四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企业多缴纳、实行纳税奖励制度,对缴税大户予以重奖和大力赞扬。

二、 继续挖掘财源潜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继续贯彻执行财税联席会议精神,加强各征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深入研究财税工作思路和发展机制,想方设法扩财源、增收入。财税部门要加强队伍管理,加强对财税工作的绩效考核,完善财税工作激励机制,对完成财税任务的部门和人员予以奖励,调动财税人员征收积极性。加强科学理财,依法征税,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发现和开拓税源。同时加强财税管理分析平台建设,加强日常应用和发挥分析和发现作用。税务部门要对税征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加大征管力度,尽可能应收尽收。财税部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企业热爱霞山、贡献霞山、共同为霞山经济发展依法缴税、多出谋献策。今年,财税部门既要对零星税源全部清收,又要对重点纳税户重点征税征管,多出效益。要建立纳税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形成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纳税光荣的意识,为增加财税收入作贡献。

三、 实施激励型财政机制,调动各部门增收积极性。

努力完成今年收入任务,建立财政收入奖励机制。对各街道、各部门、各执法单位以及财税征管部门,建立各种鼓励奖励制度,对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各种增加可支财力的来源,谁争取奖励谁,实行多劳多得,多增收多收获的机制。对社会人员,谁能引资引税,能增加财政收入的,均实行同等奖励政策。今年开始实行总部经济评定奖励政策,对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要认真贯彻执行,要加大力度,争取中央、省、市和大企业对我区的大力支持,积极向上级反映我区困难,争取上级对我区政策或资金的支持,对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成绩显著的街道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

四、运用市场化手段、多方筹集资金谋发展。

为了促增收,壮大财政总额,为率先崛起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要千方百计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与财源建设,财政部门必须要从长远考虑,筹集各种资金,支持区委、政府发展各项经济和社会事项。一是发挥融资平台作用,整合公有资产资源,建立符合融资条件的融资平台;二是要整合现有国有土地,厂房的资产,加快资产变现力度,尽可能指导或变现发挥效益;三是学校扩校要积极向银行融资建设,减轻财政投资压力。四是走经营城市战略,整合“三旧”改造地块,推向市场拍卖筹资。五是工业园区积极运用土地优势,走土地经营政策,筹集更多资金循环发展经济。

五、加大重大民生项目投入,提高干部职工生活质量。

今年更加要加大民生项目的投入,执行国家民生政策,积极筹集资金配套安排。一是增加教育强区20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和符合教育强区指标。二是增加创卫工程投入2000万元,建设干净美丽和谐的港城,为增强招商引资硬环境打下基础。三是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卫生服务体系。四是筹集资金3500万元,逐步提高干部职工生活保障,争取干部职工收入逐年有所提高。

 六、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建立“阳光”财政。

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资金的强化管理,要进一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各项资金的申报管理和资金划拨使用的监管,对各种专项资金,基建资金、商品采购资金,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和制度,依法办事,依法监督。财政部门要建立“阳光”财政,实行预算公开制度,让全社会关心财政,监督财政的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内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增强廉政防控措施,依法理财,秉公办事,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保证“阳光”财政能落到实处,推动财政建设向法制化、规范化、公开化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