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时间 : 2022-09-14 18:12来源 : 财政局
湛江市霞山区2009年预算执行
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报告
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及政协的支持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区财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区、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美丽海滨城区的总体目标,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细化财政预算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支出;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财经秩序;严格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为人员工资、社会保障和社会各项事业重点支出提供了有效供给,保证了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
2009年,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8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470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4516万元(其中净结余48万元),减一般预算支出50067万元,减上解支出6622万元,年终结余4107万元(其中净结余83万元)。
一、一般预算收入及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预算收入3081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0478万元的101.09%,其中:
(一)税收收入2236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2675万元的98.63%,比上年增收2175万元,增长10.77%。
(二)非税收入844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803万元的108.24%,比上年增收546万元,增长6.91%。
二、一般预算支出及主要项目的执行情况:
2009年我区一般预算支出50067万元,比上年增支397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7758万元的101.43%(剔除上级一次性追加支出同口径计算,下同),增长11.12%。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69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768万元的159.08%,比上年增支866万元,增长10.42%。
2、国防支出1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8万元的129.22%,比上年增支35万元,增长26.92%。
3、公共安全支出2644万元,比上年增支22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534万元的100.95%,增长9.46%,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对治安联防等综治、维稳、治安管理投入。
4、教育支出1728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2309万元的118.01%,比上年增支2522万元,增长21.01%,主要原因是落实“两相当”政策增加了人员经费的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7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679万元的76.47%(按同口径),比上年减支79万元,下降13.21%,主要原因是上级追加支出减少。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49万元的94.88%,比上年增支8万元,增长3.5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6447万元的99.34%,比上年增支1166万元,增长22.26%。
8、医疗卫生支出16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447万元的77.52%,比上年增支24万元,增长2.19%,主要原因是资金周转困难,区级应配套的城乡居民医保128万元至2010年1月才给予配套,区属各部门第四季度医疗补助也结转至2010年支付。
9、环境保护支出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万元的60%,与上年持平。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41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410万元的93.33%,比上年减支29万元,下降1.27%,主要原因是安排的社区办公用房购置工作未完成,造成支出减少。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1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95万元的169.89%,比上年增支464万元,增长84.83%。
12、交通运输支出4万元,均为上级追加支出。
13、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72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64万元的100.57%,比上年增支4万元,增长1.53%。
14、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73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22万元的162.09%(同口径),比上年增支36万元,主要原因是上级新增追加支出。
15、其他支出168万元,主要是杂项支出。
三、为确保2009年财政各项工作及预算任务的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灵活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2009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区部分行业和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组织收入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财税部门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组织收入工作,确保全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的实现。
一是加强综合治税,财税部门紧抓调研分析,随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实施动态监控。每月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税收任务按时完成。2009年中油公司交税达12621万元,创历年新高;征收耕地占用税8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00万元的2.9倍;征收契税3500万元,超全年基数2300万元。
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积极开展非税收入调研,加强监控,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2009年完成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其它预算外资金收入6588万元、罚没收入622万元、公有物业出租收入246万元。
三是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的联系,争取上级财力支持,确保全区支出的实现。我区虽然实现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刚性开支大幅增加,近两三年来我区人员工资补贴增加了8000多万元∕年。尤其是从2009年9月开始实施的教师“两相当”政策给区财政支出带来巨大的压力,全年收支缺口高达5000多万元。鉴于严峻的形势,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省市大力帮助与支持,确保了支出的需要。
(二)注重培育财源,支持经济发展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安排275万元支持经济部门及街道招商引资,引导企业用足用好企业发展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675万元、技术创新资金340万元、外贸出口补助67万元和贴息资金 50多万元,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生产。城市建设方面投入380万元支持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拨付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30万元,支持我区主要景点景区的建设。
(三)优化支出结构,力保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学合理地调配资金,确保人员工资和党政机关正常运转,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加大对民生的资金投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开展增收节支工作,压缩行政开支,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现零增长。
一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方面连续几年投入保持1.5亿元以上,保证我区基础教育的发展。2009年全区中小学D级危房已全部改造,并全面实现农村以及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2009年教育主要投入有: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1616万元,城镇免费义务教育1548万元,职中困难生补助289万元,区级教育附加费607万元,落实教师收入“两相当”政策2508万元,其他教育专项资金2760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小街小巷、城乡清洁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投入。拨付城乡清洁工程和小街小巷建设资金580万元、环卫经费2215万元,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拨付信访经费近100万元,较好维护了基层稳定。治安经费544万元用于招收治安联防队员300人及交通协管员50人,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交通畅顺。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今年共拨付最低保障补助资金1142万元,比上年增长21.42%,使全区6372名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拨付劳动保障专项资金550万元,支持就业再就业。拨付优抚经费750万元,使911人受惠。每年拨付近60万元将尚未参保的困难企业退休人员1756人全部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配套居民医疗保险金173万元试行城乡医疗一体化。拨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项资金351万元。
四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工作,全面实行“一折通”方式兑付2008年度种粮直补12多万元和2009年度综合直补近105万元。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其中发放补贴资金9万多元兑付家电下乡产品324件;发放补贴资金31万多元兑付汽车摩托车产品78辆。拨付补贴资金553万元落实石油价格改革补贴政策。拨付333万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拨付47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五是切实保证党政机关工作正常运转。近年来加大了对街道办经费投入,2009年每个街道办增加15万元的补助用于街道公用经费。区综合办公楼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办公环境。
六是切实控制经费追加。严格预算管理,对各单位临时追加的专项经费支出进行调查落实,严格审核,从严从紧核拨,力求做到既节约财政资金,又保证工作开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推进财政制度创新
一是改进支出方式,规范支出程序。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财原则,加大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区74个一级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20个单位实现网络操作,进一步细化国库支付管理制度,提高办公效率。
二是严格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管采分离原则,增加招投标透明度,规范采购操作程序,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全年受理政府采购业务64笔,采购预算1422万元,采购资金1259万元,节约资金163万元,节约率11.5%。
三是积极推行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我区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平台,对每笔财政拨款超过30万元的项目进行绩效自评,开展了2006-2007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资金使用绩效三级联评工作。
(五)加强监督检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强化预算约束,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是重视审计意见,认真对待审计监督。对审计部门提
出的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整改,使我区财政收支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二是加强财政资金拨款的管理。严格按省、市规定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农业、科技等资金实施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农村“村务e路通”,加强农村财务监管。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省级社区卫生建设经费和渔民转产转业议案发展项目的专项资金检查工作,确保各项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性。
三是注重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公开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
2009年,全区财政收入保持了稳步增长,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应清醒地看到,影响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还未得到有效地解决,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负担过重,支出压力较大,财政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制约了我区的发展。
2010年预算草案
2010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市的积极财政政策,推进由“吃饭型”财政向“发展型”财政转变。注重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发展;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0年预计来源于霞山区的财政收入425857万元,比上年增收49797万元,增长13.24%。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28652万元,比上年增收38846万元,增长13.4%;上划省财政收入24790万元,比上年增收2810万元,增长12.78%;上划市财政收入38207万元,比上年增收4743万元,增长14.17%;区级财政收入34208万元,比上年增收3398万元,增长11.03%。
在来源于霞山区的财政收入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325017万元,比上年增收39294万元,增长13.75%;地税部门组织收入90058万元,比上年增收9991万元,增长12.48%;财政部门组织收入10782万元,比上年增收512万元,增长4.99%。
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收入计划5688万元,增长19.87%;地税部门收入计划18838万元,增长12.4%;财政部门收入计划9682万元,增长4.05%。
一、一般预算收入及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1、税收收入25406万元,比上年增收3042万元,增长
13.6%。
2、非税收入8802万元,比上年增收356万元,增长4.22%。
二、一般预算支出及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2010年拟安排全区财政支出44199.09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6441.4万元,增长17.06%,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80.97万元, 比上年增支212.9万元,增长3.69%。
2、国防支出140.03万元,比上年增支12.34万元,增长9.66%。
3、公共安全支出2579.35万元,比上年增支45.32万元,增长1.79%。
4、教育支出15938.89万元,比上年增支3629.64万元,增长29.49%。
5、科学技术支出687.01万元,比上年增支8.31万元,增长1.22%。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6.34元, 比上年减支12.39万元,下降4.98%。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85.93万元,比上年增支1138.7
万元,增长17.66%。
8、医疗卫生支出1458.92万元,比上年增支11.48万元,增长0.79%。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89.83万元,比上年增支80.13万元,增长3.33%。
10、农林水事务支出773.25万元,比上年增支178.17万元,增长29.94%。
11、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50.8万元,比上年减支12.71万元,下降4.82%。
12、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50.9万元,比上年增支337.89万元,增长25.97倍,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特呈岛建设资金300万元。
13、其他支出5726.87万元,比上年增支816.62万元,
增长16.63%,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非税的支出。
2010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208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1580万元,加上年净结余83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7056万元,全区可支配财力为38815万元。2010年安排财政支出44199.09万元,收支对比则缺口5384.09万元。收支缺口拟努力通过增收和争取上级补助收入来弥补。
三、为了完成2010年财政各项工作和预算任务,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010年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税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培植税源,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努力保持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
标任务
一是明确落实税收目标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建立高效规范的征收管理体系,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二是充分发挥财税部门积极性。坚持财税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准确监测财源变化、收入增长趋势,做好对重点税源、重点大户、重点行业的分析研究和动态监控,加强税收征管。三是充分发挥各相关经济部门和街道的协税护税作用。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二)培育财源,发挥财政职能,力保税收稳步增长
安排中小企业资金100万元扶持企业发展;安排500万元支持特呈岛基础设施等旅游建设;安排350万元用于贴息、新农村以及环境整治;安排近1000万元用于小街小巷改造。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优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项目开支,把财政保障重点放在国计民生和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上,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党政机关正常运转和公检法司的经费保障,安排治安联防队员和交通协管员经费500万元;继续加大对街道公用经费的保障力度,在2009年每个街道安排15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5万元的补助经费。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好区财政分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新增安排5000万元落实中小学教师“两相当”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保资金监管,规范社保各项支出管理。四是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农村低保由100元∕人.月提高到150元∕人.月;城市低保由195元∕人.月提高到225元∕人.月;对城镇、农村低保资金区级财政按所需资金总额的负担比例分别给予安排,其中城市低保所需资金291万元,农村低保所需资金49万元;安排10万元建立完善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长效机制;安排困难企业养老金55.88万元;安排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配套资金157万元。五是贯彻落实各项再就业财税政策,落实对城乡退役士兵进行职业培训经费。六是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强化各项支农惠农的财税政策。
(四)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
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强财政资金筹集和分配使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一是大力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好部门预算编制。二是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三是依法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管理水平。四是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清理乱收费、乱罚款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五是加强国债转贷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积极推行财政绩效评价机制,逐步将各部门预算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与部门的绩效评价相结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七是完善农村财务代理制工作,增强农村财务的监督力度,维护全区农村稳定与健康发展。
(五)依法加强财政监督,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强化财政监督,逐步完善规范科学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对省市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有效。强化依法理财,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财政监督检查的程序和办法,提高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