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预决算 > 区政府预决算 > 区政府预算

霞山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时间 : 2018-01-26 16:30来源 : 本网

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3)  
 
霞山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8年预算(草案)报告 
 
霞山区财政局局长  麦健华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报告霞山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施政的开局之年。我区财税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以赴狠抓组织收入,压缩一般性支出,依法理财,严格管理,努力保障人员工资以及民生重点领域投入,为实现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0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1069万元的100%,同比增加7370万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628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7846万元的108.65%,同比增加15408万元,增长32.48%;非税收入182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3223万元的78.46%,同比减少8038万元,下降30.61%。加上上年结转收入5238万元、调入资金58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9138万元,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6034万元。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增值税27267万元,营业税85万元,企业所得税4669万元,个人所得税3147万元,资源税1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7501万元,房产税3287万元,印花税1002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641万元,土地增值税2775万元,耕地占用税1458万元,非税收入18221万元。
——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7全区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07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43519万元的105.07%,同比增加6953万元,增长4.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上解支出503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7万元,2017年总支出为15603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8万元的225%,下降66.59%。其中,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141万元,下降64.21%。加上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934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399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3892万元。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58万元,加上调出资金589万元,全年共支出8647万元,年终结余资金5245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我区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没有利润上缴,也没有股利股息收入及产权转让收入上缴,所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零,支出也为零。我区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入市预算并由市执行,所以没有单独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霞山区政府性债务余额2311.22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34.86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40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036.36万元。
政府债务置换情况。至2017年底共置换政府债12000.5万元,2017年当年没有置换政府债券。
(五)“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霞山区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347万元,同比减少2万元,下降0.58%。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21万元,下降8.7%;公务接待费77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及购置费249万元,与上持平。
二、为确保2017年财政各项工作及预算任务的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17年,在受全面实施“营改增”等减税减费政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情况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财税部门紧密协作,想方设法组织收入,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我区财政收入仍稳步增长,实现增长10%。收入结构有较大的改善,非税占比22.48%,同比下降13.15个百分比。
(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保障民生支出,构建稳固的民生体系
围绕“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的主题,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
一是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教育支出55905万元2017年霞山区被评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我区投入学校改造资金1916万元,支付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租金576万元,支付学生助学金309万元,支付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和生活补助170万元,支付困难学生免学费567万元,支付学前助学金264万元。
二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投入持续加大。2017年,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城市居民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457元,比上年增加39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206元,比上年增加16元;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月人均标准880元,比上年增加了60元。我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1680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养育费43万元;发放五保补助75万元;发放无军籍退休干部工资1391万元;发放全区城乡居民养老金1952万元;为4519位困难人员缴交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67.8万元;落实我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的实施工作,安排资金182万元;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支付劳动平台经费196万元;拨付计生家庭奖励金616万元;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2130万元;支付财政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7879万元。
(三)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大对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企业的投入。安排工业园土地开发资金3265万元;安排工业园运营补贴资金500万元。二是支持旅游业发展壮大。拨付特呈渔岛度假村景观湖及红树林保护项目500万元,特呈岛观光农业项目支出379万元,“五岛一湾”旅游项目资金支出2363万元,特呈岛建设资金177万元。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大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拨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165万元,拨付普惠金融“村村通”资金15万元,拨付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167万元。我区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已建成了1个区级公共服务中心、10个街道公共服务中心、70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驻村工作人员已安排村(社区)公共服务站。以区级网上办事大厅为基础的“霞山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软件系统电脑版、手机APP版已上线试运行,实现网上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投诉举报等服务功能,自助终端机已安装到10个街道办,完成了市对我区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的检查验收工作。
(五)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2017年我区预算包括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我区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入市预算并由市执行,所以没有单独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我局已批复了全区121个预算单位的预算,并督促预算单位公开。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也对外公开。二是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盘活存量资金。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对于预算已分配到部门并结转超过两年以上的结余资金,报经政府批准收回统筹安排。三是加强政府采购日常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据《湛江市2017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印发《霞山区2017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四是积极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要求单位严格按照公务卡强制目录来执行。五是认真探索PPP模式,配合区有关部门做好南方海谷智慧城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等各项工作,南方海谷智慧城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已入省库。
2017年,我区财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本届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收支目标基本完成。但在财政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财政收入增长趋缓,社会事务的不断下放基层,各项改革及民生支出需要大量财政资金,2017年财政资金调度和收支平衡的压力更甚于往年,我区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区级支出负担压力已难以承受。每月财政收支缺口均达4000-6000万元,资金仅仅能维持人员工资和机关的最基本的运作,城市维护、卫生医疗、计生、治安、社区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所需资金均无法解决。受各项政策性民生配套标准提高等增支因素影响,财力缺口进一步加大,财政风险明显凸现。
 
2018年预算草案
 
2018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预算法以及中央和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编制原则统筹兼顾、适度从紧、量力而行、讲求公平绩效和收支平衡。
一、2018年霞山区经济财政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2018年,国内油价略涨,对我区重点税源企业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经营十分有利。另外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战略,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等利好政策,高铁项目的实施,为我区城市建设、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不利因素:2018年,我区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问题,受电子商务的影响,我区商贸企业销售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瓶颈未能有效破解,创新型企业数量少,重点项目建设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减税政策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政策实施等因素将持续影响我区。财政体制上,我区分成比例过小和刚性支出庞大形成鲜明对比,给我区保运作、保民生、保收支平衡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90000万元,同比增长11.02%。其中,税收收入72275元,同比增长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0.31%;非税收入17725万元,同比下降2.72%,占公共预算收入比重19.6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6152万元、调入资金1508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总计15766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52243万元,加上上解支出5040万元和债务还本支出37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57660万元。其中,民生支出共安排12204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6%
(二)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8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25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52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期收入总计5495万元。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3987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053万元,其他支出877万元。加上调出资金150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5495万元。
(三)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说明
我区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没有利润上缴,也没有股利股息收入及产权转让收入上缴,所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零,支出也为零。我区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入市预算并由市执行,所以没有单独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四)“三公经费”经费预算
2018年,霞山区财政预算共安排三公经费267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安排10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主要是用于统战部赴香港参加专题联谊等活动经费;公务接待费安排77万元,与上年同期减少26万元,下降25.24%;2018年没有安排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安排154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五)预算年度开始后安排的支出。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91468万元。
二、2018年财政主要工作计划
2018年,为推动文明富庶魅力霞山建设再上新台阶,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财税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积极应对供给侧减税免费政策,采取措施确保财政收入增长
在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减税免费政策的时期,财税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财政收入有所增长,满足霞山区保工资、保运作、保民生的财力需要。一是实现国地税联合注销和清税,堵塞因单方面注销、税费信息交换不及时而造成的征管漏洞。二是探索委托第三方代征私人出租屋的有关税收模式。针对街道门面房和住房出租以及城中村房屋出租的税收,积极探索建立委托街道(社区)或物管单位代收税收新模式。三是积极建立侦稽联动机制。加强稽查局与公检法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开展联合行动,对偷逃欠税款者进行有力的打击。四是加强对小产权房的相关税费管理。
(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多举措增加财源,多方筹集保障供给
加速推进我区工业园、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对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加强引进优质税源企业,提升税源企业税收质量,继续扶持优、大、精企业发展,建设创新基地。创新融资模式,采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金兴办各种公益实体。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定文化自信,力补文化短板,提升市容环境整体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保运转、重民生、促发展”的原则,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面落实五保提标任务和“两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补贴等及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任务,切实保障“底线民生”。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各学校改扩建提供前期配套,为民办教育管理和民办薄弱学校补短板。加大文化投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支持村庄规划,强化水系综合整治,完善农村水质净化站污水管网配套工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厉行节约,控制一般性开支
坚持预算执行“保证重点、严控一般”。对各项支出精打细算,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优先保证工资、运转、民生等刚性支出需求,力所能及地安排其他发展支出。重点加大对会议、培训、庆典、差旅、办公设备购置、维修等专项经费的压缩力度,优化部门项目支出结构,有效保障重点工作需要;切实加强监管,整合各类资金,优先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注重补齐社会民生短板;大力保障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全力保障养老保险改革等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资金需求。
(五) 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监督
以新预算法为引领,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继续开展预决算公开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实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强化支出绩效评价,重点监督检查重大项目资金使用,进一步加强资金的跟踪问效,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促使政府债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加强对全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为农村金融提供优质服务。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力争创造性地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建设文明富庶魅力霞山。
 
 
                 
1.一般公共预算。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指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不指定具体用途,由下级政府统一安排,统筹解决本地区机构运转和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事业发展所需资金的转移支付。
4专项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具有专门用途,用于支持和帮助下级政府发展特定事业,下级政府需要将补助资金按上级政府指定方向和用途使用的转移支付。其基本特征是专款专用。
5双创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基地。
6置换债券。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原有的存量地方政府债务,以规范债务举借形式,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
7.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强调通过政策激励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强调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
8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9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