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更好服务平安霞山建设
发布时间 : 2014-12-25 18:05来源 : 本网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霞山区司法局、区普法办为摸清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途径。近日,选取辖区相关学校、企业、单位、社区、农村以专题座谈会,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特别是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进行思考,提出了我们的想法和建议。
专题调研后,总结今后普法宣传工作,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依法治国总体要求越来越高,法制宣传教育拓展的空间和舞台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迫切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一是建立专职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管理机构。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机制。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具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标量化考评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各单位的工作实际,使考评方案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要侧重于对具体措施、社会效果等内容的考评。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奖惩体系,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年初制定考核方案,落实相应的分值,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健全公务员普法考核制度,使之与组织人事部门对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和评先选优结合起来。 三是根据不同对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这些重点对象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必须按照“需什么普什么”的原则来进行。领导干部普法要满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需要;公务员普法要满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需要;青少年普法要培养树立法律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要满足依法经营、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需要;农民普法要满足村民自治和依法维权的需要。四是拓展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开展普法教育,使法律知识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普法教育,推动法制宣传的网络化、信息化,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文艺形式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播放法制片、开展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法制教育于文化娱乐之中;利用典型案例开展普法教育,选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法案件,以案释法;通过法律服务开展普法教育,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作用,在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五是加强普法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增加经费投入,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努力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法新路,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和工作任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