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市霞山区司法局

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高标准打造便民法律服务圈

发布时间 : 2018-12-19 17:24来源 : 本网

2018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决策部署,霞山区司法局紧紧围绕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型窗口全覆盖,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安排部署

我局认真贯彻《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当前头等大事进行安排部署。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专人负责落实。局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从区级、街道、社区(村)选址和办公环境,细化三级平台建设内容和标准,逐个突破场地、人员、经费难题,并对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的任务进度、设施标准、形象标识等重点环节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一)完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按照部、省、市三级要求,我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依托区法援中心,按照“临街一层、交通便利、方便人员来往”的标准,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在1楼临街房,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职能整合到一个实体平台,真正方便群众获取信息、寻求帮助,满足群众需求。

(二)完善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窗口。依托司法所,在各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结合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整合资源,让群众真正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10个街道全部挂牌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三)完成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在全区所有村(社区)全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以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顾问等资源为依托,整合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法律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建设和运行,做好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统筹管理和工作衔接,2018年10月19日,我局组织各司法所、村(社区)干部、村(居)顾问律师在塘村委会会议室举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业务培训班。

目前,霞山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已在全市率先落实,覆盖率达到100%。截止今年11月,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来电来访450人次,处理矛盾纠纷256件,处理法律援助案件393件,举办宣传活动6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接待来电来访共1015人次,处理矛盾纠纷517件,涉案金额达891.45万元,举办法治宣传活动138场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市局的肯定。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组织基础薄弱,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霞山辖区内建立一个中心、十个工作站、七十一个村(社区),由于条件限制,多数工作站、工作室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严重制约了法律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专业人员短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

基层法律服务组织是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前沿的窗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最基础的力量, 目前,街道一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都是依托司法所设置,霞山区的10个司法所,平均工作人员不足三人,要承担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还要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要逐一落实上述职能,做到扎实有效,难度较大。基层群众法律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四、建议

(一)整合服务资源,拓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在全区层面,整合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业务资源,建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依此为窗口,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法律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的公共法律服务;在街道层面,结合司法所职能,打造成为服务群众、宣传法治、化解矛盾的一线综合平台;在村级层面,在巩固“律师进社区“、“一村一顾问”的基础上,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室的运行。

(二)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发展。继续加强协调,加强政府购买辅助人员工作力度,发展壮大法律服务社会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提供方式的多元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