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市霞山区农业农村局

农业局2016年鉴

发布时间 : 2017-11-24 10:42来源 : 本网

 综  述

    【概况】   2015年,霞山区农业总产值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水稻种植面积1299.02公顷,粮食总产量 0.73万吨;渔业总产值18.07亿元,新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8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15年,霞山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全年全区出动执法人员144人次,检查农资销售企业(门市)84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宗。组织开展市场农产品质量抽检12批次,检测蔬菜样品140个,未发现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问题,平均合格率95%,对新隆蔬菜批发市场和木兰蔬菜基地坚持每天抽检,全年累计快速检测蔬菜样品2000多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扶贫开发】  2015年,是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收官之年,霞山区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自2013年对雷州市南兴镇南兴村委会开展帮扶后,共投入帮扶资金604.56万元。完成南兴村危房改造任务53户,1.3千米村道硬底化建设,打农田灌溉深水井4口,1300米农田排灌渠建设,资助该村建设路灯3.5千米,修建公厕一间,为各自然村购置垃圾桶20个,购买垃圾清运三轮车2辆,建立卫生管理机制,完善卫生站建设,解决村民看病难等问题;成立了南兴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04户贫困户成为社员;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水产品加工项目,与湛江利农公司合作种植蔬菜;出租商铺增加收入。至2015年底,南兴村集体拥有经营性集体项目3个,年纯收入近6万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7327元。雷州市南兴镇南兴村委会和10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霞山区内97户贫困户通过买鸡、牛等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实现脱贫。霞山区政府连续在2013、2014、2015年扶贫“双到”工作年度考核中分别获优秀等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015年,霞山区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按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标准要求,强化服务指导,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发挥企业的科技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发展。是年,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至年底,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5家。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年,新发展湛江博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群英种植专业合作社、春辉养殖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和合农海产品专业合作社、湛江市利群渔业专业合作社、湛江市禾晨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三军养殖专业合作社。至年底,全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

·链接·

11家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省级6家:中纺粮油湛江(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有限公司、湛江市霞山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广东信威绿色家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湛江港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龙威水产实业有限公司。

市级5家:湛江市绿田菜业有限公司、湛江银河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湛江市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中纺粮油湛江有限公司、湛江东洸水产有限公司。

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

湛江市霞山区特呈岛巾帼农业科技种养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盟心养猪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特呈岛深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和兴农资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川源农产品初加工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民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海春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特呈财茂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特呈岛宏辉渔业专业合作社、湛江市荣华渔业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荣桃种养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海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利农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海头水果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边坡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湛江博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湛江市霞山区群英种植专业合作社、湛江市春辉养殖专业合作社。

 

种植业

    【概况】  2015年,霞山区种植业以水稻、蔬菜、花生、薯为主,水稻种植(复种面积)1299.02公顷,产量7307吨;花生种植186.6公顷,产量840吨,蔬菜种植(复种面积)680公顷,产量1.02万吨;甘薯种植266公顷,产量8000吨,玉米种植33公顷,产量500吨。霞山区实际农用地主要分布在海头、友谊、建设街道。

   【农业科技推广】  2015年,霞山区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制订区域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大棚技术和滴灌技术2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黄秋葵、红硬果和水稻丰农占品种3个农业新品种在辖区内示范及推广,组织12名技术指导员对遴选的4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并通过4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作用带动120户农户增产增收,提高辖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科技种田的普及率;每日对辖区内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上的蔬菜抽样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每月快速检测蔬菜样品250个以上,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省农业厅。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2015年,霞山区农业局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抓好粮食安全生产,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实现水稻种植农户参保率100%。及时足额将各种补贴发到农民手中。全年发放种粮直补10.92万元,农资综合直补148.8万元,办理种粮农民参加政策性水稻保险投保11.06万元,年内受第15号强台风“彩虹”影响,造成全部水稻受灾减产,经与保险公司交涉、理赔,为受灾农户挽回保险赔偿金50.27万元。积极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落实奖补政策,共为3个村庄修建道路1.966千米,修建排水(排污沟)2.245千米,排水渠0.82千米,地坪2053.87平方米,3个村庄争取到各级配套资金共94.17万元。

 

林业

   【概况】  2015年,霞山区森林总面积232.35公顷,与上年相比无变化;森林覆盖率23%,与年持平。林地主要分布在霞山区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地区。全区有生态林30.1公顷,与上年持平,红树林面积83.1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林政管理】  2015年,霞山区农业局加强林政管理,严格审核办理木材经营许可证、砍伐证,严格规范林业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全年办理木材经营许可证0本、砍伐证0本。开展林权证换发,与相关单位进行现场踏界、核查,做好林权证换发工作,全年换发林权证0本。完成区林业资源数据库更新;做好林地征用占用核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

    【森林防火】  2015年,霞山区农业局加强巡山,控制火源,做好森林火灾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所辖的林缘山边的村庄、农庄、仓库、外来人员集聚地等地方,及时排除隐患,防范重大森林火灾和由山火引发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清明前后和进入森林防火期期间,区农业局严格落实森林防火人员通信设备24小时待机,加强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制度,确保森林防火信息畅通、政令畅顺。并做好相应的宣传警示教育工作,在各自然村和各防火区悬挂森林防火标语,在北月、西厅、东纯等入林路口设置固定的防火警示牌。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畜牧业

    【概况】  2015年,霞山区牛存栏0.037万头,比上年大幅减少。家禽存栏量17.1万只,实现产值 520.4万元。产地检疫病死猪检出率0.001%,检出的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市民食肉安全。全年使用盐酸克伦特罗1651份,莱克多巴胺1511沙丁胺醇1327份,进行生猪检测,全部呈阴性。全年检测未发现使用违禁药物。

    【动物检疫】  2015年,霞山区出动防疫人员705人次、车辆221辆次,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17.1万羽家禽进行免疫注射,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率达100%;牛口蹄疫免疫注射365头;定期对辖区屠宰场、交易市场和农村养殖场进行查疫灭源和全面消毒,共出动车辆161辆次,专业人员394人次,累计消毒面积达271万平方米;对辖区饲养户抽取畜禽血清772份,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专项监测,全部呈阴性,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牛的死亡率0.01%,禽的死亡率0.6%。重大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创近年新低。全年屠宰检疫生猪6.7万头、牛0.8万头、家禽346万羽。检出病死动物193头(羽)、动物产品3160公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水利

    【概况】 2015年,霞山区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约1000万元,其中 港南大堤水毁堤段应急抢险修复工程修复K3+900~K4+495段全长595米,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2776,填筑土方7407,干砌块石976,混凝土1520

港南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已基本完成2公里的海堤加固,完成工程量:土方2.03万立方米,石方0.79万立方米,混凝土3702立方米。

    “三防”工作】  2015年,霞山区有效防御超强台风彩虹”,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海堤、水闸、电排站检查6次,发出督导安全意见2次,排除隐患2宗。通知渔船回港避风共467艘,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960人,危险地带转移人数2410人。应对特大暴雨3场,投入 抢 排 设备32台次,出动抢险人员约1200人次。在防御热带风暴中做到四个100%(各类船只百分百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百分百上岸,危房户、五保户、简易工棚人员百分百转移安置,低洼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带人员百分百安全转移),把台风造成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

 

港南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港南大堤加固达标工程是唯一的一宗海堤列入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的项目。

港南大堤全长6530.5米,捍卫霞山区西南部10个农业管理区,人口2.8万人,1.2万亩水田,鱼虾塘4000多亩,淡水鱼塘6000多亩及捍卫处于该范围内18家大中小型企业,还有湛江南出口323线一级混凝土公路和疏港大道、通讯、供电、供水等重要设施。

本次加固达标工程总长2.58公里,按四等4级工程,防潮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工程总造价1429.76万元,到位资金717万元,其中省级下拨资金572万元,市配套资金100万元,区配套资金45万元。

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的破坏,我区港南大堤北月段有595米海堤迎水面出现7处坍塌,背水坡还有4处约22米塌方,险情十分严重。根据市三防指挥部和市水务局专家的指导意见,我区委托湛江市高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修复方案,并上报市政府。方案中设计将595米水毁堤段的加固达标工程结合水毁堤段一并实施建设。经市政府转市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等单位审核,批准该施工方案。我区抓紧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于2015年6月底完成了595米水毁堤段的修复,同时也完成了595米海堤的加固达标建设。

剩余的约2公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在湛江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于2015年9月10日开标,中标单位为深圳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湛江市河川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湛江市高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1日进场施工。

海堤加固总长2.58公里,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2公里(含595米)的海堤加固,完成工程量:土方2.03万立方米,石方0.79万立方米,混凝土3702立方米,完成投资743万元。

【港南大堤水毁段抢修】 港南大堤水毁堤段应急抢险修复工程位于K3+900~K4+495处,全长595米,此堤段受2014年9月16日第15号台风“海鸥”的袭击,大堤局部混凝土护坡损毁,土堤崩塌,堤土被卷走,防浪墙悬空。我局按照有关规定和上级的需求,向市水务局及时上报《关于审批霞山区港南大堤水毁堤段应急抢险修复工程修复方案的请示》,市水务局及时作出批复(湛水建管[2014]125号),同意水毁海堤修复设计方案。

工程设计:根据港南大堤原标准规划设计,工程级别为4级堤防工程,设计防潮标准采用20年一遇。工程招投标及承包情况,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港南大堤水毁595米堤围为应急抢险度汛工程,工程施工免予招标。2015年1月15日,霞山区财政局委托区政府采购中心按《霞山区非招投标工程施工单位选定暂行办法》中施工单位的选定方式,进行了摇号抽签,湛江市兴建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中签承建。

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  1)工程预算总投资385.02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309.78万元,临时工程费28.4万元,独立费28.5万元,预备费18.33万元。(2)工程投资计划来源,湛江市财政局(湛财农[2014]186号)文安排150万元专款资金,湛江市财政局安排台风“海鸥”救灾应急贷款300万元。

霞山区港南大堤水毁堤段应急抢险修复工程经过紧张的施工,按计划完成,完成工程量为:土方开挖417.6,土方填筑7400 ,混凝土浇筑1285.8,干砌块石975.8 ,泥结石路面2844.1m2,草皮护坡864.1m2

【防御超强台风彩虹”】 今年第22号台风“彩虹”于10月4日正面袭击我市,对我区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全区直接经济总损失达20.3247亿元。我区高度重视防风救灾相关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从10月4日就结束休假,坐镇区“三防”办指挥防风工作。台风刚过,区两位主要领导即奔赴受灾严重的单位指挥抢险,并迅即组织干部群众投入灾后复产工作。

一、防风情况

我区三防指挥部认真落实省、市三防指挥部的防风部署,坚决贯彻执行省、市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坚持“人”是第一位、“躲”是硬道理、“防”是真功夫的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层层落实防风责任,全力以赴投入到防风工作中去,以人为本,不留死角,精心组织,力求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台风Ⅳ级响应时,我区严格做到了“五个百分百”:467条渔船百分百回港避风;960名海上作业人员百分百上岸;2410名危破房、低洼地带、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人员百分百转移到安全地带;190名位于四个危险区域(暴潮巨浪高危区、小流域洪水高危区、山区地质灾害高危区,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人员百分百安全撤离。在台风Ⅰ级响应时,我区立刻执行“八个停”:1、所有中、小学校停课;2、所有渡口停航;3、所有陆地车辆(除抢险和指挥车辆外)停止行驶;4、市区、城镇所有商场停止营业;5、所有建筑工地停工,6、陈旧供电区域及临时搭建供电线路停电;7、所有公众聚集场停止活动,8、停止外出旅游。

为确保防风工作落实到位,区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到各街道办督导工作,由各部门组成的10支支援小组也分赴到街道办支援开展防风工作,各街道办干部分工挂点到村到户,深入前线,督促村开展防风工作,组织人员转移,全民防风,严防死守,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受灾情况

由于我区属于台风正面袭击范围,受影响大、损失严重,全区停水停电无通讯信号。据初步统计,我区经济总损失达20.3247亿元。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52万亩,成灾面积0.96万亩,绝收面积0.23万亩,经济损失2.0346亿元;翻沉船只35条,损坏船只110条,码头损坏2处,损失0.142亿元;损坏提防2处,损坏护岸1处,损坏农用井灌溉设施34处,经济损失0.136亿元;各类企业和旅游业受灾损失13.69亿元;受灾学校38间,经济损失0.2927亿元;房屋受淹750户,倒塌房屋36间,地下设施受淹1090平方米,经济损失0.38亿元;供电、供水、通讯灾损失估算达1.7947亿元。

三、救灾复产情况

台风过后,我区迅速行动,动员一切力量投入灾后复产工作,全力抢抓时间恢复供电供水通讯及交通秩序,全力保障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及时得到救治。

(一)迅速动员部署,深入开展救灾复产工作。10月4日台风过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连夜组织召开各街道、有关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全区救灾复产工作,并制定救灾复产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救灾复产工作。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即通知全区职工干部取消假期,恢复正常上班,并要求机关干部下到挂点协助街道开展救灾复产工作。区财政拨付10个街道办及特呈办救灾专项资金各5万元,保障救灾复产顺利开展。

(二)组织力量清理树枝、垃圾、杂物及悬挂物,全力抢通交通道路。环卫处、各街道及执法部门全体员工行动,机关单位协助,出动所有机械、车辆、工具投入城区台风灾痕清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尽快恢复道路交通秩序。其中环卫处每天出动车辆56辆、外聘车辆36辆,出动人次共1200人次,运输垃圾及树枝共达2000多吨;执法分局每天出动车辆14辆,人次共250人次。公安交警全面出动,上街上路指导疏通交通秩序。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合力清理道路两边垃圾和杂物。积极协调和争取驻地部队官兵力量,部队及民兵预备役每天出动2500人次,铲车2台,运输车60多辆,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用5天时间就彻底清理一切路障,在较短的时间内即恢复了市容市貌,恢复水电供应,恢复交通秩序。

(三)妥善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受台风严重影响,位于临港工业园区的湛江富多液化石油气服务有限公司三个储气罐发生泄漏,情况非常紧急和危险。市长王中丙、省专家组和我区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连夜指挥处置,湛江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派12台消防车85名消防员赶赴现场,公安武警官兵全力疏散泄漏罐区1公里范围内人员,经近40个小时的鏖战,于6日凌晨成功妥善处置完毕,事故造成液化石油气损失达330万元。

(四)全力协助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受台风严重影响,我区全区停电停水无通讯。我区积极协助供电供水和通讯部门开展抢修工作,要求街道动员引导群众极力配合相关部门,公安部门严厉打击趁灾偷抢公共设施行为和一切故意阻挠抢修行为,及时有效化解陈铁、宝满等个别村庄阻挠抢修行为,全力保障供电供水和通信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五)全力修复损毁水利工程。台风对我区特呈岛海堤坡尾段、南柳河堤和排灌渠道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特呈岛海堤坡尾段约有300米护岸发生倒塌和流失,南柳河堤有2处发生倾斜,有10眼农用井和1公里排灌渠道损坏。我区立即组织三防、农业及街道力量抢修加固,避免了出现灾害扩大。

(六)加快恢复农业渔业生产。我区农业渔业受灾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52万亩,绝收面积达0.23万亩,生态林2000多亩和桉树林4000多亩被折断或倒伏,渔船损毁145艘,2个三鸟批发市场、1个肉牛屠宰场和10个三鸟养殖场损毁。我区农业部门和各街道组织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发动和指导群众自发对倒伏的农作物进行扶正,对折断的树木进行砍伐,对损毁的晚稻进行补种,对损毁的农民市场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减少受灾群众的损失。

(七)全力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我区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受灾情况异常严重,直接经济损失约13.69亿元。其中湛江市霞山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宝满冻品中心)5.86亿元,湛江市霞山区水产品批发市场(活鲜)2.49亿元,粤海饲料约1.3亿元,信威家居1.28亿,湛江市霞山区水产品批发市场(远洋捕捞中心)6790万元,中纺粮油5000万元,中鑫公司5000万元,湛江渤海农业3000万元,湛江双强水产2700万元,宝满物流1600万元,鼎盛广场1500万元,昌大昌1000万元,飞凤三鸟市场800万元等。我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有关受灾企业,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自救复产,积极协调供电供水部门全力缩短鼎盛广场、卜蜂莲花超市等大型商业网点通水通电时间。

(八)及时做好卫生疫情监测和消杀工作。台风过后,树木、垃圾及杂物成堆,容易引发疫情,我区卫计部门及时做好疫情监测,并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区低洼积水地带、道路两边、居住小区、中小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进行防疫消杀,防止辖区内出现任何疫情,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九)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全力做好社会稳定维护工作。我区受灾房屋倒塌、掀顶多,部分受灾群众无房住、无水喝。我区民政部门和各街道立即行动,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到宾馆或其他地方住宿。公安部门加强防控,防止趁灾偷窃抢劫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同时,物价部门主动检查各大商店和个体户,严厉打击趁机乱抬价等一切损害群众正当利益的行为;食药监部门积极检查各餐饮户,及时处理和防止变质食品流向群众餐桌。

(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一切力量投入救灾复产工作。我区积极利用报纸、新闻媒体充分报道我区受灾情况,各街道认真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受灾群众思想情绪,并主动协调和争取部队、群众支持,凝聚全区力量投入救灾复产工作。

 

霞山区农业局2015年领导班子成员名单:李德文、黄伟雄、王民颂、郑洪亮

 

2015年霞山区获国家(省、市)先进个人荣誉一览表

 

姓名

单位及职务

授予单位

荣誉称号

刘  涛

霞山区农业局

湛江市

湛江市防御强台风“彩虹”救灾复产先进个人

郑洪亮

霞山区农业局

湛江市

湛江市扶贫系统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优秀个人

 

 

 

 

 

 

2015年霞山区获国家(省、市)级先进单位荣誉一览表

 

单位

授予单位

荣誉称号

霞山区政府

湛江市

湛江市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先进单位

霞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湛江市

湛江市扶贫系统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先进单位

霞山区政府驻雷州市南兴镇南兴村联合扶贫工作组

广东省

广东省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考核结果为优秀的部分帮扶单位和个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