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湛江市霞山区科工贸和信息化局

防震减灾知识

发布时间 : 2018-03-12 10:13来源 : 本网

地震

——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球表面的震动,它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每天都发生地震,目前用地震仪器可测出的地震全球每年约500万次。

○大地震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一次5.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唐山7.8级地震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地震因其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的灾难。

○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地震一无所知,毫无防备……我们要通过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

地震发生的原因

地壳在不断运动,逐渐积累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突然断裂错动,就发生地震。

地震分类

●构造地震——地壳破裂或断层错动引起的地震(占全球90%以上)。

●火山地震——岩桨活动,火山喷发引起地震。

●塌陷地震——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引起的地震。

●诱发地震——水库蓄水、油田抽注水等活动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发、炸药爆破引起的地面地震。

地震震级

1、弱震:小于3级;

2、有感地震:3.0-4.5级之间;

3、中强度地震:4.5-6级之间;

4、强地震:6-8级之间

5、特大地震:大于8级。

地震前兆常见现象

1、地下水出现异常:徒涨徒落,变色变味、翻花、水温升降明显。

2130多种动物习性异常:

①兴奋异常:动物惊恐不安、仓皇逃窜、不入圈、鸭不下水、老鼠搬家往外逃、狗吠不断、鸽子惊飞不回巢、鱼儿惊跳出水面等。

②抑制型异常:动物不知所措,不进食、行动迟缓、发呆等。

③生活习性异常:青蛙上岸,冬眠动物醒觉,老鼠白天出入等。

3、自然现象异常:地发声、发光(如1976年,唐山地地震前,有一道蓝光闪过后才发生地震)。

避震方法

1、避震原则和避震要点

△避震原则:沉着冷静,因地制宜,行动果断,听从指挥

△避震要点:震时就近躲避,关闭电源和煤气。震后迅速撤离,去安全场所避险。

△避震谚语: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要想把命保,就地躲避好。

2、避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蹲下或面朝地下,卷曲身体,降低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3、家庭避震

就近躲在牢固家具下、墙角处和厨房、厕所,千万不要跳楼。

4、学校避震

●不要恐慌和拥挤,听众指挥,有序撤离。

●教室内,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教室外,就地蹲(伏),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危险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