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科工贸和信息化局2019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 2020-08-03 11:45来源 : 霞山区科工贸和信息化局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的有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发展、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措施,并组织实施。
(2)统筹推进全区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区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3)牵头建立统一的区级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区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负责部门预算执行,制定分管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对资金支出进度、绩效、安全性和规范性等负责。
(4)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编制区重大科技计划(专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并组织实施,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
(5)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统筹推进全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承担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相关工作。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创业。
(6)负责全区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全区科技保密工作。
(7)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8)负责引进国(境)外智力和外国专家、港澳台专家管理服务工作。拟订区重点引进外国和港澳台专家工作计划、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和港澳台优秀科学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以及重点外国和港澳台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承担外国人才管理服务相关工作。
(9)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的监督管理,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防震抗震救灾工作。
(10)拟订工业、信息化领域的规范性文件。研究提出全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推进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11)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领域发展规划、计划及有关产业政策。实施相关产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12)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领域运行态势并做好相关信息发布,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相关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牵头负责企业情况综合工作。
(13)指导工业、信息化领域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
(14)执行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编制工业、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年度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核、上报和办理需经国家、省和市审批、核准、备案的工业、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提出促进工业、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的措施,促进工业投资。负责归口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和经费的总体计划、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
(15)组织实施产业转移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承担工业园区的综合协调和提质发展、扩能增效工作,研究协调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16)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能源节约、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的专项规划及政策措施。推进绿色制造。协调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17)负责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综合协调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融通发展。
(18)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作,协调指导经济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协调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负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理的有关协调工作,协调通信管线、站点、公共通信网规划。协调推进国家、省、市及区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
(19)承担促进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工作。拟订促进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助推进社会经济领域大数据应用和管理创新。
(20)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商务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国内外贸易、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21)贯彻执行上级全区商务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市场体系建设、内外贸易发展、投资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加快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商贸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和结构。
(22)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健全和规范城乡市场发展的政策。执行推广我市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根据我市网点规划,指导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协调解决商贸流通中的重大问题。推进流通标准化。
(23)贯彻执行有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相关协调工作。贯彻执行执行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措施。协助完成监测分析商务运行态势、商品供求,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
(24)贯彻执行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等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推进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指导和协调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商品贸易结构调整。推动流通业品牌建设。
(25)贯彻执行流通业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贯彻执行流通行业发展工作,指导和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工作。依法对拍卖、租赁(除融资租赁外)、汽车流通和旧货流通业等进行监督管理。
(26)贯彻执行上级服务贸易发展计划,协助对有关商贸服务业(含批发、零售、家政、餐饮、住宿业等)管理、发展相关工作。
(27)贯彻执行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参与拟订和实施对外贸易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国际品牌建设,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指导加工贸易工作,依法监督管理本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工作。
(28)参与研究拟订本区促进外商投资战略和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承担本区与港澳台经贸合作相关工作。指导全区外资管理工作,参与拟订外商投资政策并组织实施,依法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有关事项,依法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29)落实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协助做好人才工作。
(30)完成区委、区政府和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情况。
区科工贸和信息化局设六个内设机构:办公室、科技创新与产业股、经济运行股(中小企业股)、工业园区与信息化股 、商贸市场股、对外贸易股。
3.人员情况。
根据我局的机构编制方案,行政编制11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正股级职数6名;我局现在职(在册)人数1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非领导职数2名,股级领导5名,后勤服务人员3名。退休人数4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9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8亿元,同比减少9.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减少11.5%;完成工业投资20.64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4.7亿元,全市排名第一;新增上规企业4家。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468亿元,同比增长6.8%,总额排列全市第一,占全市总额的25%以上;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9.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3万美元。科技工作方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1家、新认定4家、高新技术产品173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4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信息化工作,2019年我区光纤入户累计28.66万户,光纤入户率387%;100M以上光纤接入16.68万户,完成率926.67%;建设4G基站199座,完成率248.8%;建设5G基站102座,完成率121.4%。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9年部门收入、支出年初预算1349.77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697.9万元,主要变动原因是增加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和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年度执行中预算数调整至5589.65万元,调整原因是上级部门对企业奖励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拨款收入增加,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支出和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2019年决算收入支出为5589.65万元,预算收入支出为1349.77万元,决算数比预算数多4239.88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增加科学技术项目的收入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以及节能环保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决算数为1017.2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决算数为288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决算数为648.36万元。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①财政拨款收入5244.33万元,占总收入93.82%;
②其他收入2.7万元,占总收入0.05%;
③年初结转和结余59.62万元,占总收入1.07%。
(2)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2.15万元,占总支出3.08%;
②科学技术支出1017.23万元,占总支出18.20%;
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09万元,占总支出2.33%;
④卫生健康支出10.96万元,占总支出0.2%;
⑤节能环保支出648.36万元,占总支出11.6%;
⑥城乡社区支出345.33万元,占总支出6.18%;
⑦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888万元,占总支出51.67%;
⑧商业服务等支出356.08万元,占总支出6.37%;
⑨住房保障支出17.1万元,占总支出0.31%;
⑩其他支出3.12万元,占总支出0.06%。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支出为0元,与预算数相同,较上年无变化。
(2)会议费支出情况:支出为0元,与预算数相同,较上年无变化。
(3)培训费支出情况:支出为0元,与预算数相同,较上年无变化。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无。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无。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为5244.3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45.33万元。
基本支出362.72万元,占总支出的6.49%,其中:人员经费支出350.3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4.42万元。
项目支出5225.7万元,占总支出的93.49%,均为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本单位年末结转和结余59.2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48.29万元,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10.93万元。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2019年本单位资产负债合计年末数为94.18万元,较2018年103.12万元减少8.94万元,降幅为8.67%。资产负债均为其他应付款。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资产负债率为11.71%,较2018年减少28.35%。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本单位严格遵守预、决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制度,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各重点项目经费开支,并按照要求定期进行预、决算公开。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开展绩效评价,从而严格管理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