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霞山区政府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 : 2024-03-19 09:00来源 : 霞山区财政局
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3)
霞山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霞山区财政局局长 吴文津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霞山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提请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财政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有力有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全力保民生兜底线,确保了全区财政平稳运行,为维护全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62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1%,同比增收2531万元,增长3.89%。其中:税收收入48546万元,同比增收1471万元,增长3.12%;非税收入19074万元,同比增收1060万元,增长5.8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28.2%。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资金、调入资金、债务(转贷)收入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69433万元。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14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9%,同比增长9.75%。加上上解省市支出、调出资金、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年终结转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6943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8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7.8%,同比下降19.59%。其中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581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6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资金、调入资金和债务转贷收入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41841万元。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44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2.8%,同比下降5.64%。加上调出资金、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4184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12万元,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转转移支付收入700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012万元,总支出9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2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105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07%,同比增长13.45%。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2152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结余-47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69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23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9334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9849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53500万元。2023年霞山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执行数为292894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
2.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3年省下达我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740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75000万元(一般债券3000万元、专项债券72000万元),再融资债券2407万元(全部是一般债券2407万元)。
3.还本付息情况。2023年我区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2408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492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897万元、专项债券利息4023万元。
二、2023年全区财政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抓收入,全力保持全区财政平稳运行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东兴石油公司税费大幅度减收的情况,区财政和税务联合各部门严格落实区政府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全力以赴抓财政收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协同共治拓展税源抓手有序有力,建立了各部门信息共享渠道,群策群力促经济、抓收入,开创新局面。二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开展税源分析,加强重点税源监管,尤其是对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税费征管,房地产行业实现税费收入12050万元,同比增长10.25%。三是多方开源,强化担当。积极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实现国有资产资源收入5846万元;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实现行政事业性收入1173万元,有效弥补区级财力。
(二)积极担当作为,全力保障重大部署落地见效
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全力保障中央、省、市和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争取新增债券资金77407万元,同比增长57.56%。有力保障湛江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霞山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老旧小区小巷片区化改造、霞山区南柳河综合整治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财力4404万元,重点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49741万元,保障了全区土地征拆工作顺利开展,当年新增入库土地5宗,挂牌成交7宗。
(三)兜住兜牢兜实,全力健全民生保障长效机制
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投入14098万元,用于保障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学生资助、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健全社保体系建设。加强困难群众基本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保障水平,发放困难群众补助金3235万元,惠及困难群众79608人次。筹集8394万元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发放。安排4002万元做好退役军人的退役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抚恤优待、医疗补助等保障工作,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安排12294万元,推动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医疗财政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94元。安排专项债券资金3000万元支持港区医院医疗综合楼及配套工程项目和升级改造等建设。扎实办好区十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2023年区十件民生实事。
(四)提质增效赋能,全力推动财政管理改革创新
深化“数字财政”系统运用。整合预算编制、执行、核算、监督等模块,形成相互支撑、有效监督的数字体系,实现财政资金全程可监控可追溯。实现绩效管理全覆盖。开展整体绩效自评,加强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形成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闭环机制,推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融合,提升了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优化预算执行审批程序。进一步明晰预算管理权责,增加重大资金安排集体决策程序,加强分管领导对资金拨付环节的监管,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安全。推动街道经费预算管理标准化改革。印发《霞山区各街道经费保障暂行办法》,给各街道经费预算定标准定依据,形成街道事权与支出责任相挂钩的财政体制,提高预算安排透明度并激发街道经济建设积极性。
(五)安全规范可持续,全力防范化解财政领域风险
全区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我区债务余额292894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风险等级为绿色,无新增隐性债务。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完成三保支出15759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1.6%,三保支出占比合理安全,全年没有产生三保支付风险。扎实有力推进财会监督。高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聚焦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问题、财政收入虚收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财政暂付款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等9个方面的问题对区属预算单位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监督、防范化解财会领域风险。
(六)强化政治引领,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中心工作、解决财政改革发展关键问题的思路举措,坚持摸清实情、拿出真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向纵深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干部人才队伍,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各位代表,财政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区委、区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当前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财政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债务还本付息额度较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大。二是财政税源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和保障刚性支出面临不少挑战。三是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够深入,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偏低,绩效结果运用还需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4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区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落实好六个“更好统筹”,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部署,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任务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研判
1.财政收入形势分析
一是2024年经济形势逐步回暖,增值税留抵退税回补加快,有利于拉动税收增长。二是高铁新城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带来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湛江港转型打造临港与腹地并重型港口和综保区封关运作,加快推动我区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将显著提升我区对外开放发展能级,进一步壮大我区经济体。
不利因素:一是中科炼化公司东海基地停产检修将影响我区调库收入,预计2024年东兴石油公司区级税费收入减少4000万元,对我区产生重大影响。二是我区可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空间已不大,抓收入手段有限,非税收入增长动能不足。
2.财政支出形势分析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求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特别是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需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三保”等刚性支出需求以及各领域资金需求加大,刚性支出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债券还本付息快速增长。财政体制上,我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给我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和保收支平衡带来极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2024年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强财政统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稳妥、量入为出编制预算。
(二)2024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抢抓机遇、防范风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三化三大”发展思路,坚持以“四大牵引”为导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为霞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为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做出霞山贡献。
(三)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70000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50245万元,同比增长3.5%;非税收入19755万元,同比增长3.6%,非税占比28.2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资金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总计262788万元。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支出221823万元,同比增长14.85%。加上上解省市支出、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和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62788万元。
(四)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513万元,同比下降12.61%。加上上年结转资金和调入资金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期收入总计46006万元。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支出43724万元,同比下降48.23%。加上年终结转资金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46006万元。
(五)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收入18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413万元。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支出491万元,加上年终结转资金,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1413万元。
(六)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4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28626万元,同比增长34.7%。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支出28099万元,同比增长30.58%。2024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期收支结余52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96万元。
(七)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区财政严格落实债务偿还计划,足额编排预算,当年无到期偿还债务,安排偿还债券利息12319万元。2024年2月,省财政厅下达第一批新增债务限额30000万元(全部为专项债务)。2024年我区已取得第1批新增债券2500万元(全部为专项债券),拟安排项目为港区人民医院新建医疗综合楼及配套工程项目。
(八)区级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具体为:
——支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安排5511万元推进乡村振兴,安排1835万元落实村、社区两委干部补贴,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建设绿美霞山。以建设绿美霞山为引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安排环卫市场作业费3378万元、水系综合治理391万元,建设更加美丽、干净、文明的生态宜居城区。
——支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安排945万元用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企业科技奖补,支持企业技改、壮大产业园,支持招商引资,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13933万元用于支持落实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学生资助类项目。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12200万元用于养老保险财政补缺,安排6015万元用于保障退役军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群体生活补助。
——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安排2456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安排2473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支持消防安全建设。安排消防支出1023万元,建设更加完备的消防救援队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在年度预算执行中,根据省下达我区债券资金和专项资金情况,对交通、教育、卫生、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等一些资金安排不足的项目将在债券资金和专项资金中相应安排。
四、完成2024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多方“开源”,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税收征管。强化各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主动挖掘收入增长点,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税收征管,健全税收征管机制。靠前谋划,主动对接。协调区级各部门继续紧跟上级政策支持走向和重点资金投向,以项目为中心,及时充实项目库,提高项目包装质量,确保项目批复和资金争取规模最大化。抢抓机遇,承接好体制改革。抓住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窗口期,做好基础数据摸排工作,争取在新的体制中处于有利一方。
(二)牢固过“紧日子”意识,持续优化支出结构
严格预算约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对2024年预算项目逐项梳理,除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以及政府有效运转支出外,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原则上不予安排。严控政府行政成本。严控编外人员支出,人员规模只减不增。应由本单位正常履职的工作事项,不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成。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以及债券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加大对教育、科技、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三)精准施策助企纾困,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力落实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各项措施,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大力优化完善政策工具。积极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加快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精准落实到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大力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用活用好一揽子财政稳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支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培育创新型和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四)全力增强民生保障,力促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位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兜实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保障项目,办实办好省市区民生实事,切实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五)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现代化管理水平
瞄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目标,紧抓财政改革不放松。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着力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责任约束,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深化财政管理数字化改革。积极开展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数字财政建设与运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财政管理改革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逐步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开发,推动跨部门信息集成,强化预算动态监控和闭环管理,实现资金来源和去向全程留痕、可追溯。
(六)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财政支付风险。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足额安排预算,不留缺口,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确保“三保”资金库款需求,防范支付风险。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压实暂付款管理工作责任,确保暂付款总规模只减不增。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区财政部门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财政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财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