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友谊街道:党建领航多方参与 润心筑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 : 2025-01-08 16:49来源 : 友谊街道办
霞山区友谊街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通过阵地共享、宣传引导、家校社联动、关爱服务等综合施策,积极打造“党建+育苗”模式,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建强阵地,打造未成年人专属“微空间”。街道着眼延伸拓展未成年人课余活动空间,充分激活党建带群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党建活动阵地与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共建共享,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站、家长学校等阵地,打造图书室、小课堂、舞蹈室等一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专属“微空间”,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同时,整合社会公益资源,依托活动阵地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应急救援知识讲座、交通安全主题教育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共举办相关活动70余场,惠及超1000人次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强化宣传,吹响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哨”。街道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覆盖的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宣传矩阵,不断探索充实宣传形式和手段,让宣教活动更接地气、更有效果。在线上,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发挥家长群、小区群等群聊“毛细血管”功能,不定期转发安全知识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防范校园欺凌等文章和视频,实现“指尖上”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在线下,发动辖区党员,联合广东医科大学学生志愿者和“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面向未成年人及家长群体,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法制讲座、手工制作、舞蹈比赛等活动,派发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知识手册,重点宣传防性侵、防霸凌、防拐、防溺水及自护自救等内容,从思想源头上筑牢安全防控基本防线。
多方联动,织牢未成年人身心“安全网”。友谊街道注重强化“家校社”三方协作互动和联防联控,构筑坚实守护屏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文明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一是强化校园安全。友谊街道关工委联合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以及辖区学校,发动党员及教师志愿者50余名,深入校园内部和周边街巷、场所,构筑校园安全网格,通过“车巡+步巡”方式对学生活动重点场所开展巡逻防控。2004年共开展检查47场次,排查辖区内网吧、KTV、商铺等场所13场次,有力保障校园及周边重点区域安全可控。二是培育良好家风。2024年,友谊街道妇联组织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13场次、家庭教育团体辅导活动1场,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有效教育方式,强化家长责任落实。三是凝聚社会力量。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借助“1+6+N”各部门政法力量和辖区派出所警力支持,为学生“上学路”提供全程安全守护;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夜访”、党员联户走访等形式,走访宣教重点未成年人家庭63户,与重点未成年人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身心状况并开展心理辅导和法治教育,做到防微杜渐。
暖心关怀,点亮未成年人成长“微心愿”。一是凝聚帮扶力量。精心策划开展“党心暖童心,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活动,通过深入下户走访,征集辖区内困境儿童的微心愿,广泛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认领,成功发动辖区湛江市和越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广东万华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等捐赠学习、生活用品等各类爱心物资,为辖区135名困境儿童“圆梦”,合力共绘全社会关爱保护困境儿童、未成年人群体的“同心圆”。二是开展公益课堂。街道关工委、社工站、木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双百+志愿”联动作用,联合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木兰村打造特色品牌项目“阳光启程、放飞梦想”四点半公益儿童课堂,为农村困境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课后辅导和精彩的课外活动。2024年,活动累计惠及70余户家庭、80余名儿童,有效促进农村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是深入访贫助学。街道党工委积极牵头各村(社区)党支部实施秋季“访贫助学行”项目,组织45名党员干部下沉各村(社区)入户走访受助学生,详细了解其生活环境、学习情况和困难需求,确保助学金精准发放,帮扶有力有效。2024年共资助困难学生71名,发放访贫助学款106500元。
下一步,友谊街道将继续坚持问需于民,紧盯未成年人需求,关注“一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并不断丰富“护苗”活动内容和形式,努力为辖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和谐、平安、稳定的成长环境,为辖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