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街道党员志愿者用微光点亮战“疫”路
发布时间 : 2022-05-30 15:03来源 : 本网
经历16个日夜的共同战疫,霞山区“三区”终于迎来了解封时刻。回眸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很多温情瞬间,霞山新兴街道党员志愿者默默在一线奋斗着,为霞山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个人力量。
夫妻齐上阵 为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党有召,必响应”。彭德兄,是一名新兴街道的机关党员干部,在接到上级指示后,挺身而出,前往支援龙划村。他的家里有个1岁9个月的孩子,而爱人也在其他街道办工作,需要全程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夫妻齐上阵,连夜将孩子送回乡下让老人照看。
作为医疗保障组的一名联络员,彭德兄日常主要负责“三区”的居民健康。平时居民需要药品,他们联系医院送到“三区”路口,再送进去给居民,或者安排医生上门问诊。需要转诊去医院的,他们会安排居民拨打120专车接过去,再安排车接回来,全程闭环管理,有效保障居民健康。
“孩子有救了,有救了。”约10分钟,120救护车急驰而至,孩子高烧就诊,转危为安。本次防控期间,彭德兄安排孕妇按期产检、居民多次外出透析,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用行动诠释了人民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则。
勇当排头兵 争当物资搬运工
林楚森,是新村党支部党员志愿者。作为一名“00”后的企业员工,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交接好工作,拎包即走,两个多小时的号召时间,他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到位等候。
退役不褪色。蔡土荣,是后坡村党支部党员志愿者,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军中生活,赋予他更深的责任感。他快速打包好行李,便和家里人匆匆告别,他知道去到龙划村封控区支援存在危险性,但他还是不顾一切往前走。
下沉抗疫一线连续作战的那些日子里,林楚森、蔡土荣每天负责搬运物资、清洁消毒等各项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搬运工”。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穿着密不透风的“大白”服工作期间,不敢喝水,不能上厕所,在炎热的太阳下工作,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他们匆匆吃过午饭,又快速地套上防护服进入工作状态。蔡土荣还打趣地说道:“自己真的是从小白变大白了,一开始笨手笨脚地穿防护服,现在穿都不用5分钟,太熟练了。”
主动出击 机动组沉着应对突发状况
陈伟州,是新兴街道执法办志愿者,也是抗疫机动组的成员。接到指示时,他还在全民核酸点位现场维持秩序。来不及多加考虑,安排好现场交接,一个电话告知家人,急匆匆回家收拾行李,赶往集合点。
抗疫机动组在领导指示下,紧张有序地在防范区居民楼下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不经意间,零星小雨顷刻间变成倾盆大雨,陈伟州冒着大雨,及时转移居民群众到屋檐下避雨,保持队形不变,继续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不漏一户一人。
暖心“送货员” 打通“最后一百米”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也被划为封控区,也不敢想象, 我们会不会也像别的地区一样,缺吃缺喝,生活不便,真的很感谢你们的付出,你们辛苦了,注意安全。”许多群众在现场感谢道。物资运送组负责把米,肉,菜等物资,由封控区路口运到居民家,挨家挨户送。刚开始时,他们送到晚上12点,忙的时候经常没吃晚饭,送完物资12点多回酒店随意吃点便洗澡睡觉,第二天又开始重复的工作,如此周而复始的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一句句交代,一声声感谢,让在这种封闭环境中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大白们心里多了一丝清凉,即使大汗淋漓也感觉不到一点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