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海滨街道办

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湛江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调查处理情况公示(第二十八批123号)

发布时间 : 2024-12-02 16:41来源 : 本网

截至2024年11月28日,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湛江市群众信访举报件第二十八批123号交办案件已调查处理完毕,现将有关办结情况公开如下:

序号

举报县区

受理编号

举报内容

办结

状态

是否属实

调查核实情况

处理和整改情况

问责

情况

1

霞山区

第二十八批123号

湛江市霞山区海昌路20号湛旅大厦对面有个出水口(三条海豚雕像那里),排放黑色的生活污水,很臭,已存在多年,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已办结

基本属实

经查,群众反映的出水口名为海昌渠,位于湛江市霞山区,起点为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与文明东路交叉口附近,自西向东经文明东路、海昌路,最终排入麻斜海。海昌渠全长约1.5千米,流域面积约1.4平方千米,海昌渠由市城综局管理养护。海昌渠现状为暗渠;人民大道-海滨大道段为管道,尺寸为500mm-1000mm;海滨大道-海昌路段为暗渠,尺寸为1600mm*1600mm-1600mm*1800mm;出海口扩口尺寸为2300mm*1800mm)已全覆盖,海昌渠主要收集沿线区域(观海路、海景路、海昌路、海滨大道南)初雨时的雨水,大雨时兼顾排洪排涝功能,汇水面积56.05公顷。2020年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2019-2023年第一阶段)在海昌渠周边新建了截污管道,将周边生活污水收集至市政管网,同时在海昌渠末端设置了挡潮闸。

综上,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由于周边道路排水管网大多为雨污合流制,在遭遇较强降雨时,截污管道会出现溢流现象导致污水进入海昌渠。2021年9月24日,现场检查发现,海昌渠出海口海水浑浊带有臭味。

一、处理情况

(一)2023年整治情况

针对海昌渠出海口臭味扰民问题,霞山区会同相关市直部门于2023年开展相关整治工作。一是进行截污整治。由市城综局对海景路与海昌路交汇口霞山污水主管直径1.2米溢流口进行封堵;对海昌路人寿保险大楼和税务局宿舍路口直径0.5米原合流管进行截污整治;对海昌路与海昌北横路路口直径0.6米原合流管进行截污整治;对海昌路沿线排水管道进行清淤。由我区督促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错接入雨水管的污水进行截污;另外我区对海淀路发现的3个接入雨水管的排污口和观海路雨水管4个偷排口进行了封堵。二是由市水务局在海昌渠挡潮闸处设置污水提升泵。三是对海滩进行清淤。霞山区对海昌渠出海口南侧约350米海滩、北侧约200米海滩的黑臭淤泥进行清理整治,整治后,海昌渠出海口海滩黑臭问题已得到解决。

(二)2024年整治情况

湛江市中心城区水生态治理工程(以下简称:二期EOD项目)于2024年开展以下整治工作,一是完成解放东路—工农路污水主干管建设,与现状霞山水质净化厂配套海滨大道南污水主干管形成平行管段,降低海景路污水主干管流量负荷。二是开展管道错混接整治和查漏补缺工作。二期EOD项目对海昌渠(海昌路)及其周边路段(海景路、海昌北横路、海滨大道南、文明东路等)进行错混接整改,17处错混接均已完成,另已完成民享路、民有路共14处查漏补缺工作;三是完善海昌渠周边地块雨污分流。二期EOD项目分别在GP16卷册海景三区(X149)地块和GP20卷册民享路37号大院(X159)地块实施分流,共计新建污水管道3.8km,用于解决海昌渠雨季污水溢流的问题。以上工程均于2024年9月完成。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2024年湛江市城区黑臭水体自行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9月、10月、11月海昌渠监测结果均为无黑臭。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配合市城综局加强暗渠管理养护工作。健全暗渠管理养护工作机制,强化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工作,重点落实暗渠内部截污管道的常态化养护,纠正管道错乱接,定期巡查渠箱内部的底泥淤积情况,及时处理淤积堵塞,巩固治理成效。二是加大巡查及执法处罚力度。对临街商铺、流动摊贩等向雨水口、检查井内倾倒垃圾杂物等违法排水排污行为予以制止,情节严重的坚决予以执法处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做好监督与跟踪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公共环境基础设施的意识。

公示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七天届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