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民法典:守护你的每一步
发布时间 : 2025-05-26 15:29来源 : 湛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网络中,法律是维系秩序、保障权益的坚固基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更是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一路相伴,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大到买房置地、开办公司,小到邻里纠纷、日常消费,都能从中找到指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法典,看看它是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一、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共7编、1260条,涵盖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经济交往到家庭生活,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据。它就像一部关于生活的详细指南,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准则,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 。比如在物权编中,明确了各类物权的归属和行使规则,无论是房屋产权的确定,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都有了清晰的法律指引;合同编则规范了各种合同关系,大到商业合作协议,小到日常网购合同,都能依据此编维护自身权益。
二、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1. 家庭生活的守护者:在婚姻家庭领域,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更加清晰,明确投资收益等属于共同财产,这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时,能更公平地保障双方权益。例如,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用个人工资购买的虚拟货币及其增值部分,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避免了一方权益受损。同时,在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方面也给出了明确规定,为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提供法律支撑。
2. 个人权益的捍卫者:人格权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AI换脸、信息泄露等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民法典及时亮剑,规定未经同意的“换脸”行为侵犯肖像权,非法获取、泄露个人信息属于侵权,让公民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了维权的有力武器。
3. 经济活动的指南针:对于企业和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民法典的合同编和物权编尤为重要。签订合同是经济交往中常见的行为,民法典详细规定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环节,帮助市场主体规避风险,一旦出现纠纷也能依法解决。比如,明确“跳单行为”的违法性,保障了中介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
三、积极学习起大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但它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运用。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妨翻开民法典,用法律思维去分析和解决。无论是与他人产生经济纠纷,还是遭遇个人权益受侵犯,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借助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可以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民法典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这部法典,共同营造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开启法治生活新时代,让法律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