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霞山区政府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 : 2025-04-02 09:22来源 : 霞山区财政局
霞山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发力、提质增效,统筹做好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集聚财源促发展,集中财力办大事,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2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07%,同比增长33.5%。其中:税收收入49471万元,同比增长1.91%;非税收入40799万元,同比增长113.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45.2%。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资金、调入资金、债务(转贷)收入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78517万元。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95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64%,同比增长10.26%。加上上解省市支出、调出资金、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7851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下降9.2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资金、调入资金和债务转贷收入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19233万元。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2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7.56%,同比下降12.04%。加上调出资金、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1923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与上年持平。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资金等,收入总计1233万元。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加上年终结转资金等,支出总计123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7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77%,同比增长12.87%。总支出2328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85%,同比增长8.19%。当期收支结余47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45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24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6137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7873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13500万元。2024年霞山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执行数为361118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
2.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4年省下达我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8224万元。其中:新增债券68224万元(一般债券8224万元、专项债券60000万元)。
3.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我区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30508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2058万元、专项债券利息28450万元。
二、2024年全区财政工作情况
(一)抓收支保平衡,推动财政平稳运行
多措并举抓收入。加强部门联动,及时研判收入形势,做到应收尽收,在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大幅减收的不利局面下,坚持多方开源,强化担当,积极挖掘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达到建区以来最高水平90270万元,同比增长33.5%。全力以赴争资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项目,全年向上争取一般债券资金8224万元、专项债券资金60000万元,有力保障湛江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霞山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老旧小区小巷片区化改造、霞山区南柳河综合整治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从严从紧强统筹。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硬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控财政供养人员管理,集中财力保重点支出。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拨付困难学生资助资金298万元,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要,提高学生生活水平;拨付发展建设类资金2198万元,支持学校基本建设维修和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拨付各学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15818万元,有效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保障特殊教育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健全社保体系建设。拨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3141万元,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220元。拨付困难救助资金1877万元,统筹用于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惠及困难群众26579人次。拨付优抚退役资金7251万元,保障优抚对象、军休干部等群体的生活和医疗待遇。拨付残疾人生活补贴460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95元提高到202元,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261元提高到270元,支持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等。推进卫生健康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拨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5220万元,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640元提高至670元。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4178万元,补助标准从年人均89元提高至94元,统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整合各级专项资金1254万元,重点支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支持乡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安排村(社区)“两委”干部补贴2690万元,激励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干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不断巩固。强化生态建设。投入362万元,支持环境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提质增效赋能,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着力加强绩效管理,建立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规范绩效目标填报,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约束作用。聚焦3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评价资金量70800万元,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着力规范政府采购监管,开展采购履约检查,完成政府采购1612笔,节约金额735万元。着力深化“数字财政”系统应用。通过整合预算编制、执行、核算、监督等关键模块,构建一个相互支撑、有效监督的数字化体系,实现对可疑事项的提前预警,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
(五)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财政领域风险
切实增强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综合施策兜牢“三保”。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严格“三保”预算编制审核,确保“三保”支出从源头得到优先安排保障。健全“三保”执行监测机制,动态监测支出预算执行、库款保障水平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提示、早介入、早处置。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做实做细偿债计划,按时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30508万元,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债务限额内。持续加强财会监督。聚焦财经秩序整治、惠农资金“一卡通”治理、预决算公开等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积极推动审计、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提升财政工作规范化水平。
财政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区委、区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当前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财政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税收收入增长乏力,土地市场交易持续低迷,财源建设亟需加强;“三保”支出、重点领域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调度困难;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凸显;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仍需加强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5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区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落实上级一揽子政策举措,配合开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研判
1.财政收入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2025年经济形势逐步回暖,增值税留抵退税回补加快,有利于拉动税收增长。二是合湛高铁、湛海高铁开工建设,宝满铁路建设、高铁新城片区开发建设将带来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区级财力。
不利因素:一是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一些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和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这增加了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对出口企业构成挑战,我区综保区进出口企业经营亦会受到影响。二是我区可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空间已不大,抓收入手段有限,非税收入增长动能不足。
2.财政支出形势分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我区“三保”等刚性支出需求以及各领域资金需求逐年增长,债券还本付息压力仍然存在,但在财政体制上,我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给我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和保收支平衡带来极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2025年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强财政统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稳妥、量入为出编制预算。
(二)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抢抓机遇、防范风险。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开展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为霞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为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做出霞山贡献。
(三)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93000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53426万元,同比增长8%;非税收入39574万元,同比下降3%,非税占比42.5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资金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64847万元。
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支出216980万元,同比增长1.89%。加上上解省市支出、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和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64847万元。
(四)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550万元,同比增长4.36%。加上上年结转资金、债务(转贷)收入和调入资金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60436万元。
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支出28089万元,同比下降62.19%。加上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年终结转资金等,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60436万元。
(五)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收入5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收入总计1949万元。
202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支出1949万元,支出总计1949万元。
(六)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5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27803万元,同比增长17%。预期支出27313万元,同比增长17.29%。当期收支结余49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235万元。
(七)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区财政严格落实债务偿还计划,足额编排预算,安排偿还债券本金447万元,安排偿还债券利息1451万元。2025年我区已取得第1批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9000万元(全部为专项债券),拟安排项目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菉塘河(霞山段)人居环境整治、南柳河综合整治开发等项目。
(八)区级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具体为:
——支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安排5010万元推进乡村振兴,安排2767万元落实村、社区两委干部补贴,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建设绿美霞山。以建设绿美霞山为引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安排环卫市场作业费2226万元、水系综合治理200万元,建设更加美丽、干净、文明的生态宜居城区。
——支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安排1450万元用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企业科技奖补,支持企业技改、壮大产业园,支持招商引资,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2722万元用于支持落实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学生资助类项目。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12000万元用于养老保险财政补缺,安排9220万元用于保障退役军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群体生活补助。
——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安排10915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安排3245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支持消防安全建设。安排消防支出1066万元,建设更加完备的消防救援队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完成2025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多方“开源”,做大财政蛋糕。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财政收支研判,做好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依法抓好收入组织,推动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积极研判国家新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主动作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及各类转移支付资金支持。聚焦专项债券投向,高质量谋划和储备债券项目,争取更多新增债券额度,支持全区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序加快土地出让。
(二)强化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上级明确改革原则和方向,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坚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逐步构建增减有度、保压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强化财政资源统筹, 将保障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任务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严把支出关口,严控新增支出政策,坚决防止超财力出台政策、新上项目。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硬化预算执行约束。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做实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强化绩效结果应用,提升资金使用质效。
(三)助企纾困,全力保障经济发展。靠前发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为经营主体减负增效。用活用好一揽子财政稳经济政策,聚焦全区主导产业和链主企业,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引导和培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增政府债券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强化政府投资带动效应。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支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四)增强民生保障,助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位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兜实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保障项目,办实办好省市区民生实事,切实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五)树立风险意识,守牢财政安全底线。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财政支付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强化库款保障和运行监控,兜牢“三保”底线。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进一步强化财会监督,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对代理记账机构监督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省财政厅的具体工作部署,结合重点监督项目的开展,选取3家以上同级行政及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行政执法检查。全面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预算审查监督要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在新的一年里,区财政部门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财政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财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