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筑防线 凝心聚力促重建 海头街道全力投入台风“麦德姆”灾后恢复工作
发布时间 : 2025-10-14 08:48来源 : 本网
台风“麦德姆”过境后,海头街道辖区内树木倒伏、设施受损等灾情凸显,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为迅速扭转局面,街道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放弃“十一”休假,于10月6日紧急集结,联合区挂点单位干部、消防员、民兵、公安力量及各村(居)干部、村民代表、社区工作者、保洁人员、志愿者队伍,打响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以最快速度为辖区群众筑起“安心屏障”。
一、快速响应,全员下沉筑根基
台风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区领导、街道主要负责人便第一时间带队冒着残留风雨深入各村(居)、老旧小区、田间地头实地勘察灾情,现场召开临时调度会,明确“先保通行、再保民生、后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各挂点领导带领挂点团队成员同步下沉责任片区,与基层工作人员同作战,将清障保洁、隐患排查、群众帮扶等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岗,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分片包干、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灾后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高效有序。
二、核查灾情,数据详实明底数
为精准掌握灾情、科学制定重建方案,街道组建12支灾情核查小组,采取“逐户走访、逐点排查、逐项登记”的方式,对辖区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备及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核查小组成员深入一线,仔细记录房屋倒塌损毁、电力通讯中断、交通设施故障、农作物受灾及农业基础设施损坏等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处、不缺一项”。经核查,此次台风共造成辖区93间房屋倒塌或受损、0人员伤亡,18根电线杆倾倒、131盏路灯损坏,监控线路多处受损,1处交通红绿灯歪斜、87块宣传牌损毁,需扶正倒伏树木1260余棵;农业方面,水稻受灾约2599亩、番薯受灾约125亩、玉米受灾约12亩、蔬菜受灾约35.5亩、甘蔗受灾约8亩、水果受灾41亩(其中荔枝15亩、龙眼15亩、圣女果6亩、香蕉约5亩),农业基础设施中岑擎片区400米机耕路与350米灌溉渠、东纯片区300米灌溉渠均受不同程度损坏。目前,所有灾情数据已分类整理、精准上报,为上级统筹调配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逐项处置,有序恢复保民生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出行、用电、生活环境”等需求,街道分领域、分批次推进灾后处置工作,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道路清障“不打烊”:组织200余名工作人员、志愿者,调配电锯、货车、挖掘机等设备30余台,对辖区主次干道、村道巷道内的倒伏树木、断枝落叶、杂物垃圾进行全面清理,采取“先通主干道、再清支路巷”的策略,截至10月8日晚,辖区所有主要道路已全部恢复通行,支路巷道清障完成率超90%。
电力抢修“加速度”:安排专人24小时对接供电部门,实时跟进抢修进度,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提前排查辖区内受损电线杆、线路周边安全隐患,协助供电人员开展作业,目前已完成12根受损电线杆更换,12个村(居)均已恢复正常供电。
民生帮扶“暖人心”:针对有人居住的受损房屋群众,海头街道联合各村(居)推行“一对一”帮扶机制:一方面,精准对接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积极协调临时安置点,及时发放饮用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居住与生活无忧;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区政府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全域蚊媒消杀工作,细化消杀流程、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地见效,同时通过多渠道提醒群众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坚决防范灾后聚集性疫情发生。
四、长效值守,隐患排查防反弹
灾后重建期间,街道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安排专人巡查辖区内老旧房屋、低洼地段、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区域,重点排查房屋二次坍塌、树木再次倒伏、积水回流等风险,发现隐患立即设置警示标识并组织整改。同时,通过村(居)微信群、大喇叭、上门告知等方式,及时向群众推送灾后安全注意事项、重建进展情况,畅通群众反馈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参与隐患排查,形成“街道主导、群众参与”的双重防护体系。
下一步,海头街道将持续加大灾后恢复力度,加快推进剩余支路巷道清障、受损设施修复工作,全力保障辖区基本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同时进一步细化受灾群众帮扶措施,对接民政、住建等部门,为房屋受损严重的群众争取救助资金、协助开展房屋修缮,切实把灾后重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