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采相邀 千里共染” 植染美育课堂:赋能 “双百行动”,共绘城乡文化融合新图景
发布时间 : 2025-07-16 16:03来源 : 本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部署要求,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与资源共享,2025年7月10日,湛江市霞山区海头街道办事处联合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高雅诗老师带队的染采实践队,精心开展了“霞采相邀 千里共染”植染美育课堂。海头街道社工站成员、村委会干部、实践队师生等约40人参与其中,开班仪式由陈晓楠主持,一场传承非遗技艺、点亮美育之光的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在开班仪式上,海头街道公共服务办主任陈裕发表致辞,他强调了此次植染美育课堂对于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助力“双百行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实践队指导老师王小花也进行了发言,她介绍了植物染这门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表示实践队将全力以赴,通过专业的教学和指导,让参与者们深入了解并掌握植物染技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随后的破冰行动,通过一系列轻松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参与者们迅速熟悉起来,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一课——热转印:探寻色彩秘境,触摸时光温度
非遗植物染,这门古老而深邃的技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在课堂上,孩子们亲自动手探寻植物色彩的秘密,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他们专注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好奇与认真。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审美素养,更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让这个夏天因非遗技艺而更添色彩。
活动中还有一个充满趣味的“彩蛋”环节。小朋友们挑选心仪的植物叶片,小心翼翼地包裹在鸡蛋表面。当这些自然艺术品在天然染料中翻滚时,现场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裹着纱布的鸡蛋在苏木中翻滚,褪去素白衣裳,染上斑驳的草木纹,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就藏在细微之处。
第二课——创意蓝染:晕染蓝草诗意,镌刻独属印记
第二天,非遗植物染美育课堂的第二课——创意蓝染课如期而至。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审美,在棉布上尽情创作。蓝草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与孩子们的创意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他们用各种手法在布上勾勒、染色,每一块棉布都留下了独一无二的蓝染记忆,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孩子们对传统技艺的独特诠释。
第三课——植物彩染:调和青春色谱,传承文化薪火
第三课——植物彩染课精彩继续。红色代表着朝气,黄色象征着阳光。孩子们用双手将青少年独有的朝气与阳光融入非遗植物染文化中,他们挑选着不同的植物染料,在布上调配出五彩斑斓的色彩。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更是一次传承的实践,让非遗植物染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课作品展销:手作凝萃心意,义卖传递温情
第三天下午5点,“霞采相邀,千里共染”非遗植物染美育课堂结课作品展销活动在岑擎村文化楼旁活动广场温情启幕。此次展销活动不仅是对三天课程成果的集中展示,更邀请了孩子们亲自参与义卖环节。活动现场,一件件凝聚着孩子们创意与心血的植染作品整齐陈列:热转印的灵动纹样、蓝染的古朴意境、彩染的明快色调,每一件都诉说着非遗技艺与青春创意的碰撞。孩子们化身“小小摊主”,热情地向来访家长和居民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与植染工艺,在交流中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义卖所得将给孩子用于购买更多植染材料,让这份对非遗的传承与热爱得以延续。
此次“霞采相邀 千里共染”植染美育课堂,是海头街道办事处联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染采实践队响应“双百行动” 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文化的大门,促进了城乡文化资源的共享与融合,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为推动文化振兴、建设美好家园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