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霞山区应急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03MB2D06969F/2021-00060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霞山区应急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1-01-05
名称: 其他地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优秀做法经验推广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9-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其他地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优秀做法经验推广

发布日期:2021-09-14  浏览次数:-

“地毯式”巡查+“专家式”体检,以最坚决的举措消除事故隐患

        开福区“地毯式暗访巡查+专家式体检服务”的工作模式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暗访巡查和专家体检服务的“目标导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突出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突出围绕三个重点推进巡查工作;二是突出以及包括安置小区、物流市场和废旧仓库厂房等五类场所;三是对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违反承包商管理等五类问题;四是突出建筑施工等五大行业。

        第二,建立了巡查长效运行机制。具体体现在:1、机制运行,重在整合各方力量。我局以区安委会名义出台《开福区安全生产“四不两直”暗访巡查方案》,成立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按照“区领导+班子成员+安全专家+执法人员”的配备标准,成立4个常年暗访巡查组,每组由一位区政府副调研员、2名应急局班子、2名工作人员和1名专家组成。2、机制运行,贵在坚持长效。从3月份开始,历时近1年,巡查组采取“四不两直”、“逐村逐户逐企”巡查方式,每日不间断深入基层企业一线、风险聚集的外城区,地毯式排查安全隐患。3、机制运行,落在隐患整改实处。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截至目前,暗访巡查范围全覆盖,包括16个街道108个社区在内的单位(场所),共计2216家。排查设施设备类、环境场所类、从业人员类、安全管理类等四大类问题隐患1.4万条。

        第三、坚持闭环管理模式。建立巡查问题整改机制,打出整套组合拳。一是专家现场把脉问诊。突出专家作用,用好专家力量。区、街两级连续三年累计投入资金600万元,聘请专家提供安全技术服务。拓宽专家参与范围,专家全程参与暗访巡查,对重点企业把脉问诊,有效解决企业“不会查、不会管”问题;邀请专家参与重大隐患治理,推动复杂性、专业性问题隐患整改。二是部门联合严格执法。针对巡查中发现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等问题,一律移送相关执法部门立案查处。另一方面,对有关部门及街道下达隐患交办文件。每季度的安全生产例会,部门、街道等主要负责人要向区安委会主任汇报问题的整改情况。实现“在交办中厘清职责,在整改中促履职担当”。三是领导带队督查震慑。具体做法就是将暗访巡查发现的重大隐患、重点问题纳入区领导带队检查督查,列出“督办清单”,由区领导带队现场督办交办,推动重大隐患整改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四、前方枪杆子打仗,后方笔杆子宣传。要继续浓厚安全生产的宣传氛围。一方面,围绕巡查发现的问题,要          求街道和区直各部门“每周一调度、每周一交办、每周一宣教”,高频次、高强度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建立“每周跟踪点评”机制。每周一期的工作简报报暗访巡查问题隐患整改工作。

        宁乡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暗拍促责任落实

        从2018年开始,宁乡市在每个季度的安委会例会上,都会播放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园区,涉及所有行业领域的暗查暗拍片,时长一个小时。具体做法:

        1、暗查暗拍突出重点,同时实现全覆盖为督促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强力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2018年开始,经市人民政府同意,通过公开招投标,聘请安全技术专业机构和专业视频拍摄公司,按季度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暗查暗拍。

根据宁乡市实际,每次工作开始前,均制定了《宁乡市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工作实施方案》。每次拍摄均分成4个小组,分别由一位市安委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任组长,每个小组由一名应急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具体组织,以园区和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多的乡镇(街道)为重点,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园区进行暗查暗访,同时,行业领域实现全覆盖,每次均拍摄150家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从第二次暗查暗拍开始,对上季度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根据发现的问题隐患,选取部分有代表意义的生产经营单位制作暗访片,并将所有核查时整改不到位的问题隐患全部进入到暗访片,暗访片时长1个小时。

        暗查暗拍工作严格按照“四不两直”有关要求,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暗查暗拍过程中,为确保第一时间保留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证据,各组对符合立案标准的违法非法行为在现场便将相关线索或情况转交对应的行业部门或属地,确保违法证据的及时固定,便于对应行业部门或属地立案处罚。

        2、暗访片警示警醒,同时进行业务辅导制作暗访片时,根据宁乡市行业领域的具体情况,从基础管理和现场问题隐患两个方面,重点对工贸、危化、烟花、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教育等行业领域进行剖析。暗访片在每个季度的安委会例会上进行播放,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对每次的暗查暗拍工作进行点评,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个人,逐一点名通报批评,并在绩效考核中扣除相应分数,让各分管副市长,各乡镇(街道)、园区、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会上红脸、出汗。同时,将发现的所有问题隐患集中交办至各乡镇(街道)、园区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并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市安委办。对核查整改不到位的,按照“一单四制”的要求,由市安委办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目前,共下发问题隐患整改交办函560多个,暗查暗拍工作已经构建起了“发现-交办-整改-验收”的隐患排查整改闭环体系。

        会后,宁乡市安委办将暗访片的光碟发放到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求各单位开展集中学习,了解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举一反三开展整治;同时学习如何发现隐患,作为各执法人员开展监管执法和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教材。通过三年的暗访片的播放和学习,全市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市执法量也大幅度增长。

  高新区:夯实班组责任  提升本质安全

        具体做法:

        一、一会三卡,制度建设强保障

制度是安全生产的保障。着眼建立、健全企业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工作内容制度化。将班前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安全管理制度,对召开时间、方式、内容、人员、频次和情况报送等作详细规定,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签发,全体员工统一遵从。

        二是宣传氛围浓厚化。各企业从“被动召开”变成“主动开讲”,员工轮流讲安全、互评工作操作中的安全隐患,企业安全主管每天在高新区企业宣教群打卡签到。

        三是安全监管常态化。企业负责人带头落实“十个一”的工作,主动做好负责人调度和开展安全检查,常态化抓好企业培训和应急演练。

        二、先试先行,创新监管出实招

        基层安监部门是政府监管职能最基本的环节,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的成败。结合园区工作实际,我们认真研究探索了安全监管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施行分级分类监管。制定并实施《长沙高新区企业分级监管方案》,从企业固有危险程度、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安全管理、直接判定条件、评审加分项等5个方面,设定34个子项,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评估标准,按评估分值并结合日常监管实际,将企业评定为“红”、“橙”、“黄”、“蓝”四级安全风险等级,对企业实行针对性的精准化监管。

        二是探索孵化器及工业地产监管方式。结合园区工业地产、园中园、厂中厂、孵化器等研发型小微企业多的实际,经过几轮调研,拟制了《长沙高新区孵化器及工业地产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通过政府采购聘请专业机构开展工业地产安全隐患排查,力求堵塞园区安全监管职责不明的漏洞。

        三是推行招投标采购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技术服务,弥补安全监管机构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够等难题。采购服务内容涵盖宣传、培训、应急演练、隐患排查、资源普查、技术服务等方面,基本实现对园区重点规上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帮扶全覆盖。

        三、善作善成,示范引领促长效

        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营造争先创优、赶超进位的良好氛围,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创建安全生产示范班组。致力发挥基层班组这一最小“安全细胞”单元的示范引领效应,以点带面,实现园区企业的整体安全。制定“5831”示范班组的创建标准,组织40家重点企业开展示范班组创建,遴选60家企业开展“互联网+夯实主体责任年”深化试点。二是打造安全体验新阵地。我们秉承“共建共筑共享”的理念,打造园区安全体验新阵地。三是用好考核表彰激发活力。企业将安全生产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自主开发设计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班组的建设。管委会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隆平高科:以网格化扎实应急救援队伍网

        2019年以来,隆平高科园区安委会动员所有企事业单位,创新开展网格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打造了10支由企业员工志愿组成的网格化应急救援队伍,初步形成了“园区主导、企业主体、园企协同”的应急工作机制,构建起了群防群治应急体系。

        一、精准分析构建应急队伍建设新格局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园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各类事故危险因素集中突出,应急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隆平高科技园各类业态集聚,园区应急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019年,园区安委会精准分析形势,依托园区各企事业单位,将园区按照区域划分为10个网格,从35家企业中筛选了103名队员,在全市省级园区成立了首支网格化应急救援队。

        为强化网格化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园区编制印发了《隆平高科技园应急救援队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要求,为园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管理锻造园区应急救援生力军整合力量梯次响应。每个网格内配备10名左右应急队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所属网格的应急救援分队在2分钟内赶赴现场,就近网格的队员在15分钟内进行增援,确保迅速、有效处置险情,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技能培训锻造铁军。园区按年度编制专项培训计划,由安全技术辅导机构安排技术人员对各队伍每季度开展应急知识送训的同时,每年组织到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参观实训活动。培训结束进行技能考核,考核合格人员方能参与应急处突工作,多次不合格人员将清理出队。强化装备提升战力。园区选取网格内1家企业设立应急站点,由园区出资购置了各类专业化应急救援器材,由各队负责日常点检、维护,园区及时进行增补,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充足齐备。部分应急装备还可为网格内企业进行有限空间、动火等危险作业提供便利。实战演练检验成效。园区每年组织应急技能比武活动,对先进队伍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实操、实训,磨练应急队伍业务能力的同时,增进各分队之间的了解,提高协同作战能力。